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网站首页
培训中心
古筝资讯
古筝产品
古筝教学成果
学员风采
古筝曲集锦
古筝资料
联系我们
古筝资讯
古筝资料总汇
玉莲及古筝名家照
古筝资讯
古筝乐谱
上海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王中山资料
古筝教程
古筝名家简介
古筝论文
学筝指南
音乐知识总汇
古筝美文
贵阳古筝班招生信息
艺术高考专栏
博雅轩
古筝问题解答
新筝课堂
古筝考级
小红花公示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请选择-
产品
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古筝论文
筝乐欣赏应注意形式与意境的结合
点击数:1768 更新时间:2009/11/20 22:51:48
收藏此页
筝
音乐欣赏,是关于音乐的一个具体类别的欣赏。欣赏音乐不仅是一种能动的审美活动,更重要的是把自己所感知到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所表现出的艺术形象跟创造音乐的作曲家和再创造音乐的
演奏
家发生思想感情交流,才能开启音乐的大门,登堂入室,一窥音乐的妙奥。
关键词:
筝
乐欣赏;形式;意境
欣赏
古筝
音乐,实际上是关于音乐的一个具体类别的欣赏,这就决定在怎样聆听、如何鉴赏的总的方面,与音乐欣赏的一般规律是一致的。
正如音乐欣赏的初步为音乐的形式美感的获得,
古筝
音乐欣赏的第一步就是感受
古筝
音乐的形式美。事实上,对音乐的形式美的感悟,既是欣赏音乐的出发点,也可视为音乐欣赏的归宿。
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实际上常常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加以说明和阐释。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说:“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达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不是音乐不够具体,而是因为它太具体了。因此,我发现,每当我试图用文字或语言来说明一段音乐时,好像是说过了,但又好像说得都不令人满意。”[1]门德尔松所说的乐曲的“思想和意义”因为太丰富、太具体而超出了语言文字表达的极限。但是,不管这“思想和意义”有多么丰富、多么具体,都必须通过乐音的不同组合形式来承载,都一定融入每一个乐音,音乐最终是用音响“表情达意”。所以,感受到音乐的形式美,实际上已经感受到或已经某种程度地感受到音乐的丰富内容和深邃内涵。由此看来,音乐欣赏,包括
古筝
音乐欣赏,的确没有什么艰深奥妙之处,循着
古筝
音乐形式美的玄关,即可步入美妙的
筝
乐殿堂。
具体而言,
古筝
音乐的形式美主要由下面的基本要素构成:
1.
筝
乐富有特色的旋律(音高的上下流动)
2.
筝
乐丰富多变的节奏音型(音的长短不同的组合)
3.
筝
乐的织体(和声)
4.
筝
乐的基本声音色彩及其变化(音色)
5.
筝
乐音量的变化(力度)
6.
筝
乐快慢的变化(速度)
以上前三项实际就是构成音乐的三要素:音高、节奏、和声;后三项音色、力度、速度,通常称作音乐表现的三要素。这六大要素孕育出千姿百态的
筝
乐
筝
曲。欣赏
筝
乐,就是要感悟这些要素的个性美和它们共同构建起的整体形式美。
鉴于欣赏
筝
乐场景的不同,有时候构成形式美的基本要素会超越上述六个方面。例如,欣赏环境若是在音乐会中,或是利用光碟和录像在电视荧光屏上欣赏,
筝
家的
演奏
姿势也自然成为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古筝
因为采用坐姿或站姿
演奏
,身体不必承载琴体的负担,
演奏
者能够自由地运用身体参与
演奏
过程。与乐曲内容吻合的
演奏
姿势,或舒展大方,或优美雅致,常常令人赏心悦目。在那些唐人的咏
筝
名篇中,诗里关于
演奏
者奏姿的细致的审美描摹十分传神,读“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调
筝
夜坐灯光里,却挂罗帏露纤指”的诗句,使人顿生亲临现场聆听之感,唐朝诗人真称得上赏乐高手、
筝
乐知音。
古筝
的一些特色
演奏
技法所产生的特色音响效果,也是构成
筝
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例如:
古筝
刮奏的快速五声音阶琶音,和谐而流畅,引起人愉快的听觉感受;左手“按、颤、吟、揉”的装饰性技巧对
筝
乐风格特色的形成几乎有决定性的影响;现代
筝
乐作品中击奏琴身发出的噪音音响,与弦音形成对比效果等等。
另外,“六十八板”一类在相当长的艺术实践中定型的
筝
曲的传统结构形式,具有平衡、对称之美;有些流派的
筝
乐使用特殊的音阶调式,产生特色独具的音程组合,如潮州
筝
乐的“重三六调”(将五声音阶弦式中的la和mi重按获得稍降的si和fa)、“轻三重六调”(将五声音阶弦式中的la重按获得稍降的si)、“活五调式”(同上法获得稍降的si和稍高的re)等等。
凡此种种,在欣赏
筝
乐时若能悉心体味,必定有助于获得
筝
乐的形式美感。
古筝
的流派形成虽然往往有其深邃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流派之间的差异,简单地说,就是那些构成
筝
乐形式美的基本要素的差异,特别是左手“按、颤、吟、揉”的旋律装饰性手法的差异,如果在欣赏
筝
乐的时候,对形式美的感悟能深入到敏感地辨别这些差异的程度,便能体味出不同流派
筝
乐的不同风格、不同情趣。
古筝
音乐欣赏第二步是感悟
筝
曲的意境和深邃内涵。
如果欣赏者并不满足于仅仅获得
筝
乐的形式美感,期待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愉悦,这就需要在感悟
筝
曲的意境和深邃内涵上下点功夫。
意境,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营造的意象之境界,是艺术家以敏感的心灵感受到的人生、社会、历史、自然等的艺术再现。对于欣赏者来说,意境不能直接获得,要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感悟而得到。不过,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由于有诉诸视觉形象、直观可感的艺术品供欣赏,所以,欣赏者往往可以透过作品的具体内容较快感受到意境、内涵。但音乐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仅仅是一些比较抽象的音响组合,这就需要欣赏者调动丰富的听觉联想,首先获得一定的音乐形象,进而进入音乐营造的意境,最终得以深刻理解作品的深邃内涵。
例如陕西
筝
曲《秦桑曲》是由陕西
筝
家周延甲教授创作的一首“秦风”浓郁的
古筝
独奏曲。
筝
曲取李白《春思》中“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之诗意,用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一位采桑陌上的妙龄秦女的形象,音乐优美动人,意境深邃悠远。全曲由引子,主体乐段和尾声构成。乐曲一开始以浓郁的秦声秦韵撩拨人心。八小节的引子节奏舒展而自由,具有陕西民间音乐音调特色的旋律在高音区流动,就像一曲醇厚的信天游,即该把人们带进春光明媚、生气勃勃的秦川大地。紧接引子,
筝
曲迅速进入主体乐段。由一个慢板部分和一个快板部分前后续接而成的主体乐段,兼有抒情性和叙事性。开始的慢板旋律,优美婉转而抒情,仿佛一个妙龄秦女在“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的良辰美景中,思念着遥远的故乡,追忆着往日的亲情,思绪如潮,美好的情感伴有淡淡的忧伤。慢板的后半部分,音乐带有了叙事的风格;时而切切私语;时而声声呼唤;时而满怀希望;时而无限忧怨;……女儿家的绵绵情思,女儿家的深沉哀婉,刻画得惟妙惟肖。主体乐段的快板部分,音调突然以深情抒咏变为激情奔放,表现秦女在酣畅淋漓地诉说衷肠,由于旋律中大量运用了地方特色浓郁的“苦音”,即微降变宫↓7,忧怨的感情得到强化,音乐情绪也达到高潮,最后六小节的尾声与引子相呼应,采用主旋律的和弦音,产生乐已尽,意未终,令人遐思无限的意境。[2]欣赏
筝
乐若能完成这一过程,抵达进入意境、领悟内涵的层次,欣赏者会因与作曲家、
演奏
家(传统
筝
乐曲中创作与
演奏
常常为一人担任)的彻底沟通、理解而获得极大的审美快感,这种快感是仅仅满足于形式美感的欣赏者难以体味到的。
但这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达到的境界,否则,音乐史上就不会有“
高山流水
觅知音”的佳话千古流传了。欣赏者首先应当对音乐的形式美有很高的感悟力,继而应当尽可能多地了解作曲家、
演奏
家和乐曲的背景,最后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与形式美的感悟力几乎是天赋的不同,意境和内涵的把握虽然难,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不断的实践一般可得以实现。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3]在《人间词话》中论及艺术形象的创造时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意思是艺术家(音乐家)感动于客观事物,然后以一定的艺术(音乐)形式来表现所感之物,但艺术家(音乐家)在作品中表现的事物,已经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即“著我之色彩”,艺术(音乐)作品营造的意境,也是倾注了艺术家(音乐家)个人情感、价值观念、道德判断的“有我之境”。
举例来说,《春江花月夜》与《汉宫秋月》同为咏月名曲,前者描绘的是静谧温馨的春花江月,抒发对美好自然的无限眷恋;后者描摹的是凄清冰冷的怅然秋月,寄托着旧时宫女无限的凄凉、苦闷与惆怅。作品中的月亮既然已经带上浓浓的个人色彩,作品各自的意境和内涵便大不相同了,在中国的传统器乐中,咏月的作品还很多,如《月夜》、《月儿高》、《二泉映月》、《三潭印月》、《花好月圆》、《彩云追月》等等,各有独特的意境和内涵。如果对作曲家(
演奏
家)及乐曲背景一无所知,既便是能感受到形式美,欲领略各自独特的意境内涵却是非常困难的。关于作曲家(
演奏
家)的背景,应该关注的是他(她)所处的时代,有什么样的性格气质,影响其艺术风格的重要经历等等。
关于乐曲的背景,对
古筝
音乐来说,主要应当关注是传统
筝
曲还是现代创作
筝
曲,如果是传统
筝
曲应当弄清楚所属流派及传承脉络,现代
筝
曲则应知道曲作者和创作该作品的相关背景。
此外,包括
筝
曲在内的中国传统器乐大多为标题性的作品,这些标题(曲名)本身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或者含蓄地暗示主题,循着标题(曲名)听乐,常常能够较快地沟通作曲家(
演奏
家)的乐思,不失为一条赏乐的捷径。这样的作品有《战台风》、《彩云追月》、《月夜情歌》、《春光咏》等。但要注意区别有些意义明确的标题实际上与音乐作品本身无直接联系,此时拘泥于标题,便会茫然其间,不得要领。如阿炳的《二泉映月》便近似于一首无标题性的二胡独奏曲,是历尽坎坷的盲艺人在琴弦上抒发饱尝人间辛酸的感慨。
认真做了上述准备,欣赏者就一定能将对
筝
曲形式美的感知引向深入,进入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的内涵。
以上文字是对如何聆听、怎样欣赏
古筝
音乐所做的总体描述。再回过头来稍做归纳:欣赏
古筝
音乐的第一步,是用全身心感受作品的形式美,获取赏乐第一层次的审美愉悦。欣赏
古筝
音乐的第二步,是让自己进入作品的意境,深刻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取赏乐第二层次,亦为全方位的审美愉悦。
音乐形式美的感悟力,对于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不断地实践可以使这种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
音乐作品的意境和内涵的感悟力,即需要形式美的感悟力作基础,也需要于听乐、欣赏之前在相关方面多下功夫,如作曲家、
演奏
家的相关情况,作品的有关背景等等。平常还应当提高自身的学识,全面加强艺术修养。对
古筝
的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流派系统等尤应尽可能多地了解,这对于提高
筝
乐鉴赏力有百利而无一害。总之,若能够感悟
筝
乐的形式美,再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进入
筝
乐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的内涵,就可在欣赏
筝
乐时更得心应手了。
总页数:
1
1
上一篇:
当前影响筝艺发展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一篇:
从新时期古筝创作看筝乐发展
【刷新页>
【加入收>
【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