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云裳诉》由著名作曲家周煜国(现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作曲。乐曲系以名诗《长恨歌》为素材创作而成。此曲是在筝曲《乡韵》的弦律基础上改编扩展而成的,并赋予了它新的乐曲涵义。曲名取自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描写了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流传百世的爱情故事。全曲共分四个段落:“歌颂爱情”、“兵乱事发”、“魂断马嵬坡”、“刻骨思念”。曲调运用了陕西音调中的“碗碗腔”凄惋哀怨。生动描绘了两人之间戏剧性的悲剧爱情故事。形象地描述了「安史之乱」时马嵬坡前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千般痛苦与万般悔恨。 二、《林泉》 《林泉》创作于2001年,作曲家以现代作曲手法,将音乐材料高度集中,继承并延伸了中国传统的民族五声音阶的音调,力图充分挖掘古筝这件古老乐器的内在潜力。乐曲紧紧围绕古筝的音乐表现特点。以音乐语言描绘泉水的动静强弱的多变形态。乐曲的前三段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听觉冲激,如同进入仙境一般。 叶小刚是当代中国乐坛成绩斐然的作曲家,与大多数同年龄的作曲家热衷于西方先锋作曲技法和无调性音乐写作有所不同,叶小刚的音乐既手法新颖,又富于内在的激情。他将各种技法巧妙地融入其所作的音乐之中,自然流淌,毫无斧凿之痕,体现了大家风范。 三、《夜深沉》 《夜深沉》是一首京剧牌子曲,以昆曲《思凡》中《风吹荷叶煞》曲牌为基础,经过京剧琴师的加工改编而成,并取唱词首句“夜深沉”三字为名。曲调结构严谨,节奏坚定有力,旋律一气呵成。改编成的古筝独奏曲,更别有一番意味,尤其快速半音的演奏技巧,使古筝的迷人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演奏者的特点: 王中山,出生于河南南阳、蒙古族,1986年,他以全新的高难度技法演奏了《打虎上山》及《井冈山上太阳红》等筝曲。在古筝演奏技法上,他有许多新的创意并付诸实践,他开拓性地运用了轮指技法、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义甲的形式进行演奏,开发和发展了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令古筝面貌一新。 四《闹元宵》 《闹元宵》是曹东扶先生创于1956年的一首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河南筝曲。 乐曲引子里,采用了大幅度的急速划弦,连续性托劈双弦及长摇指法。 第一段是吸取河南民间吹打乐的某些音调加以糅和而成的。在这段里,右手“托”、“劈”、“勾”的指法与左手快速滑音、大颤音等相配合,模仿唢呐的吹奏。 第二段是这首乐曲的主体部分。在这段里,作者把从豫剧、曲剧、越调等河南地方戏曲中吸取的素材融会贯通起来,使得曲调活泼谐谑。还有作者用他独创的左手击弦,配合右手的“勾”、“托”、“抹”模拟出的锣鼓声,更添加了节日气氛。 最后一段与引子相呼应。 曲子音乐十分透彻、明朗。整曲有着轻快、活泼、高昂的气质特点。 四、 郭雪君版《闹元宵》: 快滑音为小三度和大二度 演奏者扶小指靠弹连托 林玲版《闹元宵》 快滑音均为小二度 上滑音比前版多 某些音符比前版密 演奏者技术娴熟,音乐明朗,细腻高雅。 五、延伸<一> 《汉江韵》是任青志先生创作的具有浓郁的河南地方风格的筝曲。曲中大指“摇”,是用大指根部掌指关节摇动的“大摇”奏法。任青志先生的“大摇”功底厚、力度强、声音明亮,具有独特风格。全曲分ABA三段。 前后两段速度快,情绪欢快热烈;中间段速度慢,曲调抒情优美。 延伸<二> 《打雁》在河南“板头曲”中是一首流传较广的乐曲。这首乐曲经过多年来的不断丰富和润色,在情节构思和曲调结构方面都有很多独到之处。 乐曲用生动准确的音乐形象描述了一位猎人打雁的经过,令人颇有身临其境之感。 乐曲第一段采用明快、流畅而渐趋紧张的旋律,描写了一位猎手外出狩猎,发现歇息的雁群后,便隐蔽起来持枪瞄准的情景。枪声之后,乐曲进入第二段。首先,交替弹奏的八度音在左手滑音的配合下,形象地模仿出受惊的群雁骤然起飞时的鸣叫声。然后,乐曲速度突慢,上滑音和细密的小颤音奏出了伤雁的哀鸣和挣扎,无奈伤势过重,生命渐渐离开了它。最后雁群鸣叫声的再次出现和乐曲渐弱、渐慢的处理,形象地描述了群雁起初不忍离去在空中盘旋,但终因救不了同伴而离飞远去,消失在天际的情景。 延伸<三> 《苏武思乡》取材于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19年,但始终坚定不屈、忠汉不移这一著名故事。 乐曲一开始采用了深沉、抑郁的旋律和缓慢的节奏,使人似乎看到在冰天雪地的北国,已近暮年的苏武步履艰难的放牧在北海边,同时也表现出了苏武远离中原,独在他乡的苦闷心情。接着,曲调渐趋明朗、激昂,表达出苏武对汉朝壮丽山河的怀念与向往,以及决心排除万难返回中原的坚强意愿。乐曲结束时,多次出现了用苍劲有力的扣指奏出的低沉愤慨的音调,表现出苏武对匈奴统治者的愤怒反抗和至死忠于汉朝的崇高民族气节。 祁老师常说,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演奏家,一定要明白演在前(音乐在前),奏在后,两者兼并,融合一体这个概念。这样才能演奏出好的作品; 每次练琴之前,都要有明确的练习目的,并选项择好要达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方法。千万不能盲目地重复练习,这样不但存在的毛病得不到及时克服,而且容易使毛病成为坏习惯; 在拿到一个新曲目的时候,应先全曲左右手同时通弹一遍,可以用较慢的速度,基本上按照乐谱的强弱快慢的速度,基本上按照东?谱的强弱快慢表现记号等进行初弹。对该曲的技术特点、乐曲结构、思想内容等做到初步了解,头脑中对整个乐曲有个较完整的音响图像。更能够多一次视奏的锻炼机会。 之后再反技术重点单练,而在技术方面,我们要一生与放松作斗争。刚开始,我练快速指序时,坚持不了一会儿,手臂就紧得动弹不得了。这是因为肌肉不能随时放松和收缩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所引起的。所以要从慢练起,体会放松,每弹完一个音,都要马上放松。弹奏时,要注意手指触弦瞬间的爆发力,爆发力是力度与速度的结合,当然,力度和速度的关系也是相互联系着的。还要注意力量要从肩部一直下到指尖,手指动作要准确迅速。这样弹出来的音才坚实有力,给人以清新透明之感; 在分段练习和整体练习时更多要注意对音乐的感觉与表现力。祁老师说,多数人音乐的表现力还是要靠后天挖掘出来的。在祁老师的教学课堂里,我明白了音乐的气势光靠声音是不易显现出来的,更多的是靠支体的表现力,尤其是独奏。但前提是这首作品必须在自己的脑海里分析透彻,每个音符,每一乐句,每个乐段,哪里强,哪里弱,突快,突慢,包括这些段落都在描写什么,都要清清楚楚地印在脑子里。然后用心去体会它。 老师说过,要想弹好曲子,首先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音乐,热爱演奏,热爱弹筝,不仅把琴当作自己生命中一部分,而且是身体延伸的一部分,这样弹琴就会成为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成功地演奏一个作品的过程,对于这个作品来说等于是再度创作的过程。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有助于我们完满地表现乐曲的思想感情。但是,丰富的想象力要通过纯熟的技巧来实现,纯熟的演奏技巧是要用科学的训练获得的。我们可以经常用录音机把自己所弹的录下来,然后自听自审,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