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筝一定要选好演奏的范本,这是进行规范学习的要求,不能随意搞到一个录音就作为演奏的范本去进行学习,这样往往费力不少,却走了弯路,得不偿失。
范本有着规范、标准的作用,起着一个正确指导,让人们去进行参照学习的作用。由于大多数人都有“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定势,如果在一开始学筝的时候就是以一个不规范的演奏作为范本去进行学习,往往就容易接受了一些错误的信息,以错当对,还会固执的坚持着,而对于好的演奏范本却以对当错,接纳不了,这种阴差阳错,往往影响了学筝的质量。
什么样的演奏才能称之为范本?又怎样对范本进行思考学习呢?
一:从横向上来看,古筝有着众多的流派
各个流派中都有着独树一帜的名家大家:像山东派的黎连俊、赵玉斋、高自成、韩廷贵……;河南派的曹东扶、任清志、王省吾、曹桂芬、曹桂芳、……;浙江派的王巽之、项斯华……;客家派的罗九香、何育斋、饶宁新、陈安华……;陕西派的周延甲、曲云、魏军……;潮州派的郭鹰、苏文贤、林毛根、肖韵阁、……;这些都是流派中的优秀代表人物,他们所弹的曲子,突出明显集中地反映了流派筝曲的风格特征和韵味效果,学习传统筝曲,现代筝曲就是要以他们所弹的筝曲作为范本为好。
比如
《高山流水》一定要选赵玉斋、高自成的作为演奏的范本。
《战台风》一定要选王昌元的作为演奏的范本。
《出水莲》一定要选饶宁新、林毛根的作为演奏的范本。
《铁马吟》一定要选赵登山的作为演奏的范本。
《雪山春晓》一定要选范上娥的作为演奏的范本。
《香山射鼓》一定要选曲云的作为演奏的范本。
《秦桑曲》一定要选周延甲、周望的作为演奏的范本。
《汉江韵》一定要选任清志、李炜的作为演奏的范本。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定要选焦金海的作为演奏的范本。
《打虎上山》、《春到湘江》、《溟山》、《乡韵》一定要选王中山的作为演奏的范本。
《百花引》一定要选周望的作为演奏的范本。
《临安遗恨》、《云裳诉》一定要选袁莎的作为演奏的范本。
二:从纵向上来看,要尊重原创、首弹
有好多脍炙人口的筝曲在广泛流传中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演奏版本,一定要知道谁是这些曲子的最初原创、谁是首弹,谁是弹的最好的。当然在原创首弹之后也有弹得更好的,要千方百计的去进行学习研究,那是在原创首弹的基础上发展的也要搜集。演奏是一个二次加工的艺术过程,他们对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内容、情感也有着深刻的诠释,对其艺术的理解从思想内容到技术技巧都是深刻精湛的,特别值得学习研究。
溯本求源你才能发现这期间的渐变过程,从中领悟和学习到一些独到东西,把乐曲弹得更好。
如《浏阳河》第45至第53小节是作者张燕借鉴竖琴技法和效果所写的一段二声部的旋律,其高声部的主旋律为《浏阳河》最后一句的旋律,低声部是以下行琶音组成的华彩伴奏。此种表现手法对后来的筝曲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雪山春晓》、《幸福渠水到俺村》等筝曲的创作均借鉴了此种表现手法。
(1)5-61 6-5- 3-35 6-5- 1-12 5-53 2--3 1216 5-
(2)5561 6655 3335 6655 1112 5553 2223 1216 55”
据此,赵曼琴老师采用了四种指法弹奏,根据(1)采用"一二三一二三四"和"一二三四一二三"两种指序,为避免出现(2)的效果,则定为"一二三四一二三"的指序;根据(2),采用右手大指或食指弹奏主旋律,左手弹奏伴奏旋律即右手大指5,左手316,右手大指(或食指)低八度5,左手低八度316,依次下去。
张燕这个乐段是她借鉴竖琴左手模仿右手旋律进行弹奏的技法而写的,她用的是第三种指法弹奏的。这种指法的弹奏效果,其高声问(右手声部)本身就包括了主旋律和伴奏旋律,而左手是在低八度对右手旋律的模仿。”此即右手5316,左手低八底5316,右手63,左手低八底63......
这两种弹法都应该熟悉,我们不仅要尊重原创、尊重首弹,对古筝的传承也需要我们这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