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摇指是每一个古筝爱好者,必须要经历,或者说是必须要痛苦地经历地一个过程。而且,摇指练习的好坏是决定古筝学习生涯能否继续走下去的一个关键点。我常在一些古筝论坛上搜索到不少古筝学习者发表的“求问摇指练习法”之类的帖子,而我在摇指练习的迷茫期,也曾搜索“摇指练习心得”等帖,但是我发现,这些心得都是古筝练习者在自我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练习的状况总结出来的,并非适用于每个人。我练习摇指已有两个来月了,依据老师传授的练习方法和基本要领,根据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思考、总结出一套练习技巧,不见得适用于大家,仅供古筝初学者参考。 练习摇指,首先要端正态度,摇指的练习难于其他指法的练习,就在于它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所以,在练习摇指之前,首先就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要具备“三心”:“静心”,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切不可浮躁;“耐心”,由慢至快,步步到位,切不可急于求成;“恒心”,摇指练习至少要三五来月,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切不可中途放弃,前功尽弃。具备了这“三心”,我们就可来谈谈摇指练习的方法了。 我在摇指的练习过程中,基本是按照老师传授的练习方法和基本要点。虽然也在网上找了些“偏方”,但我没有照此练习,我想那些并非适用于我。应该说我老师教的方法是比较正统而合理的。我给它起名为“三阶段摇指练习法”。 第一阶段——慢摇,抬起右手臂,让肘关节如钟摆一样上下摆动,此时指甲可不触弦,即空摇。待到肘关节能够如钟摆一样自由摆动时,方可尝试触弦。在触弦时,食指第一关节内侧应紧紧顶住大拇指指甲,大拇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向下触弦时,大拇指指甲要落靠在下一根琴弦上,而向上触弦时要依靠肘关节的弹性回力触碰琴弦,切不可手腕转动或使用小臂肌力量硬性弹回去。这是要记住的第一要点。这一阶段我是拿第一根琴弦,即倍高音1作为练习弦。当时老师是希望我用中音5作为练习弦,但我考虑到用第一根琴弦,在练习时可不受其他琴弦的影响,肘关节的运动幅度可以尽可能大。第一阶段练习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准摇指的运动点——肘关节。 第二阶段——慢快摇。在第一阶段练习的基础上,这一阶段,加入了八分音符的摇指练习。即练习两个四分音符摇指后,再接着练习两个八分音符摇指,如此反复。练习八分音符摇指实际是为下一阶段的快摇做准备。练习八分音符摇指时,切记不可手腕转动。我现在谈的是扎桩摇,而不是悬腕摇。此时若大臂肌外侧感到酸疼属正常现象。我老师说:"如果在摇的过程中感到小臂肌或者是大臂肌内侧疼痛,都是方法错误,说明肘关节还未放松,依靠的是小臂肌的力量摇动。此时,应立即停下来,重新调整。"这是摇指过程中应牢记的另一个要点。我的调整方法就是,停下来,练习第一阶段的空摇,摇动的幅度可以先大后小,速度可以先慢后快。摇动时可用左手摸着右手臂的小臂肌和大臂肌内侧,如果是放松的,那么方法就对了。这一阶段,我仍是先拿倍高音1作练习弦,而后再在中音5上做练习。由于习惯了用倍高音1作练习,肘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大,换做在中音5上做练习时,摇指只能在中音5和中音6上摆动,肘关节的运动幅度变小,以致我刚做中音5的摇指练习时,把运动的力量集中到小臂肌上。此时为了调整,我交替做中音5和倍高音1的练习,并且在中音5上也是先做了一段时间的慢摇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始终记住:肘关节运动、大臂肌外侧酸疼,把运动着力点集中于肘关节。所以,这里建议各位:如果在第一阶段,你和我一样也使用的是第一根琴弦做慢摇练习的话,那么,一定也要做做其他弦的练习。 第三阶段——快摇。有了前两个阶段的基础,这一阶段的练习实际上是把前一阶段八分音符摇的速度加快些。因此我觉得这一阶段的练习反而比前两个阶段的练习要轻松。在快摇的过程中,要记住的是食指第一关节的内侧一定要紧紧顶住大拇指指甲的下端。这一要点实际上在前两个阶段也是要掌握的,只不过在快摇的过程中,若指甲松动,在触弦时会有指甲滑动的声音,听起来就断断续续,毫无美感。当然若食指用力顶住大拇指指甲,则在摇动时,小臂肌的肌肉也会自然拉紧,但这并不等同于小臂肌用力,所以不会对肘关节运动造成影响。这一阶段练习的就是速度。 上述三个阶段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扎桩摇了。此时你会发现练习完前三个阶段后,再练习扎桩摇会轻松许多,因为扎桩摇,以小指作支撑点,比之前的空悬摇要省力些。 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只传授了练习方法,并没有提示为什么要这样练,我在练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回过头来再反思这套方法,做了一些补充,我觉得这套方法还是非常合理和适用的。各位朋友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或许教了不一样的练习方法,但只要记住一些基本要领,根据自身遇到的问题,善于思考,及时调整,我想摇指练习也会化难为易,希望各位古筝学习者都能闯过“摇指”这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