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古筝资讯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古筝资讯
 
演古筝,练花剑,放假的孩子唱主角
    点击数:1772    更新时间:2010/2/4 11:33:07    收藏此页

昨天上午,下了一夜的雨刚停不久,众多市民就来到东水关小学的广场上,参加“秦淮区2010年迎新春‘四进社区’暨‘扬子社区行’活动”,该活动是由秦淮区委宣传部和区文明办与本报联办的。秦淮区团区委、文化局、科技局、司法局、卫生局、计生局、环保局、体育局、教育局及夫子庙街道,为市民带来魔术、口技等精彩的节目,以及国民体质测试、现场赠春联、赠送计生用品、按摩、修自行车等实用的便民服务,现场还有“争做文明市民”的抢答环节。

  11岁“古筝十级”领衔表演

  曾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表演并获奖的乌衣巷社区打起开场锣鼓后,舞台上摆了六张古筝,接着1男5女6位小演员上场。“社区行”主持人山佳介绍说,“社区行”曾有过古筝表演,但有这么多的古筝还是第一次,而且男生上台演奏也是首次。随着虎头虎脑的曹俊源的一个手势,台上响起悦耳动听的琴声,先后演奏了《丰收锣鼓》和《打虎上山》两首名曲。虽然是六个人同时演奏,但琴声却非常整齐,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像万马奔腾,表演配合默契。记者随后采访得知,今年11岁的曹俊源为古筝十级,曾上过央视演奏,小俊源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生长在古筝世家,爸爸和爷爷都是古筝高手,自己3岁就开始学古筝,同台表演的小姐妹都是出师于父亲门下。

  栾菊杰的校友表演“击剑操”

  说起曾在1984年获第23届奥运会女子花剑冠军的栾菊杰,很多南京人都很熟悉。如今,她的学弟学妹也同样热爱着击剑运动。昨天,来自栾菊杰母校双塘小学的20名学生来到“社区行”现场,他们身穿白色击剑服,手持花剑,脸上戴着防护面罩,举剑、出击、防守,击剑操表演既有力度也有美感,令观众看得直呼过瘾。

  双塘小学体育老师王玲告诉记者,双塘小学是南京市体育特种学校,击剑操是他们的校本课程。孩子们几乎天天都要练习击剑操。平时用的是木质剑,现在上场用的可是真剑。其中的王紫妍小姑娘告诉记者,她经常代表学校出去表演击剑操,她最喜欢的课程也是它。

  南京“张学友”变蛋变活鱼

  在夫子庙社区邵慧敏、周凤英表演越剧“游苑”选段后,金陵艺术团团长王雪素的女声独唱《我和我的祖国》响彻现场,本报特邀主持人、来自南广学院的李希说,王雪素的歌声听起来“胜似李谷一”。饮虹园社区的社工徐雪身着短袖露腹裙装跳完独舞《月亮》后,一位大妈在鼓掌的同时关切地大声说“快去穿衣裳”。身为秦淮区癌友协会活动中心主任的李厚来,则表演了他练了20多年的“长穗剑”,饮虹园社区的梅军则表演了口技和山东快书。

  现场最热闹的节目,当数金陵艺术团张学友的魔术《快乐每一天》。只见他吹着很“潮”的发型,满是金属扣的西服敞开着,里面露出红色领带,还真有香港歌星张学友的“派头”。表演时,他从一个布袋中变出一个个鸡蛋扔到台下,观众捡起一看,全是煮熟的真鸡蛋。最火爆的场面出现在最后:他先将一张燃着的纸放进一个空木匣里,关上打开后,里面满是小玩具、糖果等礼物,他随后将礼物掏出来扔到台下,众人争抢。

  最后,他在台下观众席中走过时,手中突然“冒”出两条活鲫鱼,他说以此祝现场观众新年快乐,年年有鱼(余)。

  免费写春联,索要者排长队

  在活动现场有两处免费写春联服务,一个在入口处,由秦淮区文化局的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叶琪琳挥毫,另一处则是夫子庙街道孩子们的展台前,前来索要春联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13岁的金培源小姑娘的跟前更是排满了人。金培源就读于仙林外校,她曾获得国家青少年书法比赛二等奖,是全国少年书法协会的成员。记者在场时,小培源写了副“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日兴”的对联,被众人争相索取。在一旁的李智骐告诉记者,他今天要送自己写的“福”给大家。小男孩李智骐只有8岁,却同样写的一手好字。只见他凝神静气,一个个“福”字一气呵成。

  10台仪器为市民测体质

  昨天,秦淮区体育局将10台专用仪器运来,为到场市民做“国民体质检测”,内容有身高、体重、握力、纵跳、闭眼单腿站立、上下台阶等10个项目。记者注意到,参加检测的绝大多数是老年人,记者好不容易才“逮”到一个年轻的检测者,她就是今年35岁的转龙巷社区的社工张丽萍。她是带着8岁的儿子一起来做体质检测的。她告诉记者,平时自己很少会运动,每天爬上自家的6楼就是一天的运动量。在测试后,她拿着自己的检测单感叹:看来以后还真得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了。秦淮区体育局业务科科长姜银燕告诉记者,这次的普查总体情况还算不错。但很多人的韧带方面不是很好,这最主要是因为缺乏锻炼。现在的人生活太安逸了,以至于懒得去活动自己的筋骨,长期如此以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都大不如前,从而成为了“亚健康”人员。

  通讯员 谢江平 孙乐

  实习生 李可 房旦萍

  本报记者 郑幼明

  本版摄影 吴俊

总页数:1   1    

上一篇:“80后”少女弹奏古筝名曲迎接虎年   下一篇:两则孩子的成长日记
【刷新页>【加入收>【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