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网站首页
培训中心
古筝资讯
古筝产品
古筝教学成果
学员风采
古筝曲集锦
古筝资料
联系我们
古筝资讯
古筝资料总汇
玉莲及古筝名家照
古筝资讯
古筝乐谱
上海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王中山资料
古筝教程
古筝名家简介
古筝论文
学筝指南
音乐知识总汇
古筝美文
贵阳古筝班招生信息
艺术高考专栏
博雅轩
古筝问题解答
新筝课堂
古筝考级
小红花公示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请选择-
产品
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新筝课堂
古筝新筝系列谈之八——继承发展话创新
点击数:2793 更新时间:2010/3/30 12:51:31
收藏此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不能继承。
古筝
的发展史,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古筝
历史悠久,生命力极强,普及面很广,寻求其根本原因,发展使之然也。这种发展不是凭空的,不是另起炉灶的,而是在原有基础之上的。无论是
筝
的形体,还是
筝
的结构,也无论是
筝
曲的创作,还是
筝
的
演奏
技法,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尤其是从
古筝
到新
筝
的发展,步子就为大一些,甚至可以说是某种质的变革。虽然如此,新
筝
仍然是继承
古筝
发展而成的。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发展了,才使
古筝
焕发了青春,才有了生命力,成了民族乐器家族中的一支劲旅。有很多民族乐器之所以濒临灭亡,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发展!乐器本身都将灭亡,继承技法还从何谈起 正所谓,皮之不在,毛将焉附!
在
古筝
演奏
中,继承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是一对不停解决着的矛盾。如何解决继承问题,如何解决发展问题,是解决此矛盾的根本所在。不能将继承和发展对立起来,又不能将继承和发展分割开来:不能强调继承就限制发展,也不能强调发展就忽视继承。
首先要明确的是,要想发展必须继承,继承,是继续承接过去的东西,如传统
筝
的形体结构
演奏
方法等。这种继承应该是发展中的继承,而不是停滞中的继承,是先进科学的继承,而不是落后盲目的继承。也就是说,要继承优势的部分,淘汰劣势的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继承过程中,要坚持“古为今用”思想。这里有个选择问题,就是说继承哪些东西的问题。从整体上说,能为今所用的,则可继承,不能为今所用的就应摒弃。
古筝
中的传统技法,很多能为今所用,当然要很好地继承下来,很多错误和落后的传统技法则不能为今所用,理所当然要摒弃出去。如此继承,则是科学的继承,选择的继承!也只有如此继承,才是我们所强调的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其次要明确的是,要想继承必须发展。发展是干一切事业的硬道理,不发展,继承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发展了,美好的传统的东西才能得以继承。对于
古筝
来说,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乐器自身结构的原因所造成
古筝
的落后,是人们所公认的。诸如
演奏
技法的不科学、不规范,转调变音的不准确、不适应,和乐队合奏的不协调、不熨贴,以及用谱的不统一、不固定等等,都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解决的。这种不断的实践过程,实际上就是发展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个继承的过程。
从历史上看,
古筝
的发展大体分为4个方面。一是乐器形体结构的发展:从小体积到大体积;从简单粗糙装饰性制作,到复杂精美性制作;从丝质的十几根
筝
弦,到钢丝尼龙的二十几根
筝
弦;从
古筝
的斜置
筝
码,到新
筝
的中置
筝
码;从
古筝
的右高左低的斜线状式,到新
筝
的左右高低对称一致状式;从
古筝
的二十一根有调式可利用
筝
弦,到新
筝
的29弦相截50根有调式可利用
筝
弦等等。二是
演奏
方式的发展:从右手三指拨弦,到左右手十指拨弦;从
筝
右侧的单一弹奏,到
筝
码左侧的配合弹奏;从单调式弹奏,到复调式弹奏;从单一的拨弦弹奏,到击打配合弹奏;从席地、半席地
演奏
,到坐式、立式
演奏
;从肉甲弹奏,到假甲弹奏;从
古筝
一个有调式
演奏
区的
演奏
,到新
筝
的两个有调式
演奏
区的
演奏
;从
古筝
的定调式
演奏
,到新
筝
的转调式
演奏
;从
古筝
的五声音阶定弦、变音定弦,到新
筝
的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十二平均律定弦等等。三是
演奏
作品的发展:从单一的古代曲目,到复杂的现代曲目;从民族的作品,到西方的作品;从独奏作品的
演奏
,到重奏、对奏、合奏、协奏作品的
演奏
等等。四是
演奏
表现的发展:从简单的音乐语言运用,到复杂的音乐语言运用;从单纯的音乐语言的运用,到形体语言、情感语言的综合运用;从弹奏音符,到诠释作品;从弹奏技法单一展示,到
演奏
作品整体呈现等等。除此外,还有很多方面,在此不一一例举。总而言之,这些发展的全过程,即是继承的全过程。如果没有这些全面的发展,
古筝
也就没有今天的长足进步,也就没有今天的重要位置和强大的生命力。所以说,发展救了
古筝
这件古老民族乐器,发展极大地弘扬了
古筝
艺术,使之走出国门,光照世界。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了四个创新,其中就包括了文化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包含着文化的创新。实践证明,创新是一切事物的生命,党不创新要亡党,国不创新要亡国,艺术不创新也要消亡。实际上,所有发展的过程,都是创新的过程,而所有创新的过程,又都是促进发展的过程。
古筝
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古筝
发展到今天,已经成功地进入新
筝
时代,已经全面实现与世界的接轨,好象就尽善尽美了,实际则不然。只要时代前进的步伐没有停止,
古筝
创新的步伐也不能停止。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与时俱进。我们既要保护好已有的创新成果,又要在以前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创新,使
古筝
的创新伴随着时代的步伐不停地向前推进,以符合时代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
古筝
得以继承,得以发展,永葆青春,永远立于世界乐器之林;不愧乐器瑰宝之称。
总页数:
1
1
上一篇:
古筝新筝系列谈之七——中西合璧话接轨
下一篇:
古筝新筝系列谈之九——茫茫九派话当前
【刷新页>
【加入收>
【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