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网站首页
培训中心
古筝资讯
古筝产品
古筝教学成果
学员风采
古筝曲集锦
古筝资料
联系我们
古筝资讯
古筝资料总汇
玉莲及古筝名家照
古筝资讯
古筝乐谱
上海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王中山资料
古筝教程
古筝名家简介
古筝论文
学筝指南
音乐知识总汇
古筝美文
贵阳古筝班招生信息
艺术高考专栏
博雅轩
古筝问题解答
新筝课堂
古筝考级
小红花公示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请选择-
产品
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古筝论文
民歌改编筝曲要录
点击数:2314 更新时间:2010/4/19 23:27:11
收藏此页
论文内容:
古筝
音乐是我国音乐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虽然是音乐艺术中一个细微的器乐分支,但与其它艺术如戏曲、说唱、民歌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是在
古筝
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他积极吸取其他姐妹艺术的营养,从而使自身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比如在
演奏
技法方面,在
古筝
乐曲建设方面等等。在
古筝
音乐(乐曲)中,有的直接承袭了经古代、近代艺术家所创作的古老乐曲;有的从地方戏曲或说唱艺术中派生或演化而来;有的是对其他有名器乐曲的借鉴移植;有的则出于对同名民歌或某些民间音乐曲调素材的加工改编等等。从中可见,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对
古筝
音乐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厚了。
我国的民歌浩瀚如海,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就内容而言,有表达对旧社会的鞭挞和对新生活向往的;有赞美劳动人民辛勤的田间劳作的;又表现青年男女纯朴无华的爱情的;也有的是歌颂各地区优美的自然风景的等等。就形式而言,有山歌、小调、号子、长歌等等。作为直接产生于人民生活的实际,反映广阔的社会现实的民歌,深受百姓的喜爱与欢迎。而
古筝
音乐对他们的改编无疑又使他们的流传更为广泛,并且以独具特色的器乐形式、新的面貌展现于人们面前。在这种
筝
曲中,有些乐句特意追求对民歌独具特色唱腔的模仿;有的则以某些民歌的主旋律为中心,以变奏等方式进行重新的诊释。由民歌改编而来的
筝
曲有很多,涉及到我国东西南北各个地域的民歌小调,比如《绣金匾》、《花儿与少年》、《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包楞调》、《茉莉芬芳》、《绣荷包》、《洞庭新歌》、《春到拉萨》、《阿里郎变奏曲》、《凤翔歌变奏曲》等等。而其中某些歌调也是家喻户晓的,深受人们喜爱。
《绣金匾》是一首陕北格调的民歌。歌词是说丈夫出西口,外出谋生,不知归期遥遥是何时,跟为妻索要个荷包袋,时时睹物思情怀;而家里男人走了西口的女子们,则施展手艺,绣出一个个精美别致的荷包袋,里面寄予着女子们对丈夫的声声叮嘱与深深挂念。该歌曲悲泣高亢。由著名陕西
筝
派
演奏
家周延甲先生编订的
筝
曲,突现了陕北音乐的风格与特色,比如在
筝
曲中多处用到下滑音,有似于对陕北音乐哭腔的模仿;再加上
古筝
音色近人声,从而听来是那样的惟妙惟肖。
筝
曲中也多处用到花奏,但并非是出于表现欢快的情感,
演奏
是要内敛,以现歌曲本意,将割舍不断、心心相连的离别愁绪完美的表达出来。
筝
曲《花儿与少年》是根据青海民歌改编而来的。“花儿”又名“少年”, 别名野曲儿,是流行于西北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少数民族中的一种山歌。“花儿”形式短小,内容精炼,容易传唱;风格质朴无华,曲调优美顺口,渗透着浓郁的西北山野气息。它是西北人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歌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后来人们就用“花儿”“少年”来代称这种山歌。之所以称为“花儿”,还因为在歌中包含着许多花名。在歌中,第一句便提到了迎春花:“春季里那么到了着,迎春花儿开”。“花儿”所反映的内容广泛,该
筝
曲则是一首爱情“花儿” ,表现了青年男女的青春气息与爱慕之情。
筝
曲中用到3/4 拍子,近于舞曲,洋洋洒洒,通俗流畅。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创作于1972年3月,并于1974 年8 月修订完善。
筝
曲依据陕西文艺工作者集体填词编曲的同名歌曲改编而来。该歌曲具有纯朴、高亢的“信天游”风格,曲调开阔奔放,舒展自由,感情炽烈。
筝
曲伊始就是长摇技法,密度均匀,尽展辽阔悠远之意境。该
筝
曲是著名
古筝
演奏
家焦金海先生的代表之作。《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经过几代人的精心诠释,如今己是家喻户晓的民歌精品。在电视剧《长征》中被用作片尾主题歌曲。
《包楞调》是由著名山东
筝
派
演奏
家、山东
筝
派代表人之一的韩庭贵先生根据山东菏泽成武民歌改编而成的,创编于先生于山东艺术学院执教期间。乐妙惟肖的描绘了旧中国的农村妇女起早摸黑纺棉花的连绵不绝的楞楞声,就在这楞楞声中,蕴含着农村妇女的苦楚与哀痛,同时也饱含着她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企盼。歌曲则以“楞楞”为衬词,曲调舒展开阔,尽现山东民间音乐的风格。该
筝
曲着重突出了山东派
古筝
演奏
技法,大指第一关节的灵活快速托辟所产生的效果,犹如珠玉落盘,清脆利落。但韩庭贵先生的
演奏
视野比同代的
演奏
家更为开阔,而不拘泥于传统技法的寞臼。执教期间,他始终保持着创新的精神,独创性地使用了左手快速上下刮奏、快速八度大跳等技法,使乐曲极具感染力。如今,该曲已经在山东境内普遍流传,深受业内人士的好评。
《茉莉芬芳》创作于1991年,是根据江苏著名民歌小调《茉莉花》的音乐素材创编而成的。《梁祝》的作曲者何占豪先生对民族音乐语言进行了创新性的使用,从而他的音乐也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茉莉花》在国内是一个很有名气的民歌曲牌,在全国有多种不同的、风格各异的版本,其中以江苏《茉莉花》最为著名,在伟大的歌剧家普尼契的歌剧《图兰多》中,就用到了她的旋律,从而她也走上了世界的音乐舞台。乐曲柔美流畅,赞美了茉莉花的洁白素雅、芬芳四溢。主题乐句则似一曲曲笛,将人们引领进景色秀美的江南水乡。
《绣荷包》是中国音乐学院著名
古筝
教育家邱大成先生于1981年,根据四川宜宾地区的同名民歌创编而成的。在我国民间,流行着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互赠荷包以作信物的习俗。乐曲中连续的由疏而密的快琶技法,细腻地刻画了绣荷包少女复杂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少女的温柔贤淑以及她们朴实而深沉的爱情观。《绣荷包》是《巴蜀风情组曲》中的一章,生动地展现了巴蜀山川的风土人情。
《洞庭新歌》创编于1973 年,由著名
古筝
演奏
家王昌元与浦琦璋先生根据湖南民歌《洞庭鱼米乡》的曲调素材创编而成的。乐曲描绘了碧波荡漾、层层涟漪、水天一色的洞庭湖美景,表达了勤劳朴实的渔民们的欢欣喜悦以及热美好生热活的情景。乐曲中连托、连抹、双托、双抹弦的技法,得到了生动的音乐效果,尤其是左手的吟揉按滑,生动再现了渔舟在美丽的湖面上轻曳的情景,旋律具有极强的歌唱性,彰显着湖区人民的美好的生活情景与生活情趣。
《春到拉萨》 创作于1961 年,它取材于藏族民歌《金色的太阳》的主旋律。乐曲一开始便通过摇指技法由低音区向高音区过渡,气息宽广而沉稳,给人一种终于告别了黑暗的旧世界,走向光明的感觉;接着是主旋律以及主旋律在较小范围内的变奏,短摇与快速的花奏技法下的弦音跳跃灵动,犹如人们的欢跃歌舞。乐曲描绘了明媚春光洒落大地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藏簇同胞终获新生的欢悦心情。
由民歌或其他民间音乐素材改编而来的
筝
曲还有很多,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这样的改编
筝
曲,我们应该多听多唱并多揣摩不同风格的民歌小调,从而能在
演奏
中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总页数:
1
1
上一篇:
古筝协奏曲《骊宫怨》音乐学分析
下一篇:
学习古筝的好处和古筝音乐对人的启发
【刷新页>
【加入收>
【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