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是历史名城,具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史前遗址”发源地。宁波不仅山清水秀,还自古以“四香”(米香、鱼香、书香、墨香)名扬天下。应宁波大剧院邀请,2月2日,袁莎筝乐团在宁波大剧院大剧场为浙江古乐爱好者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古筝音乐会现场
这场音乐会是由宁波大剧院、宁波汲绠斋文化、中国古筝学院宁波古筝培训基地主办,宁波韵乐琴筝馆承办,现场1600个座位座无虚席,气氛异常火爆。音乐会上著名古筝演奏家袁莎与她中央音乐学院的优秀学生:青年古筝演奏家孙金阳、王译茁、夏彤、央央及青年打击乐演奏家宋洋一起为大家献上精彩的筝乐盛宴。
音乐会在经典名曲《渔舟唱晚》中拉开了序幕,灵动的音符像潺潺流淌的河水一样,轻盈、空灵,使人们不知不觉地沉醉于如诗一般的优雅意境中。《渔舟唱晚》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乐曲意境辽远,表达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学生央央演奏了一曲《打虎上山》,这是一首以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改编的乐曲,弹奏技巧难度非常高。10岁的央央演奏起来铿锵有力,她以精湛的技艺和浑然天成、富有灵魂的舞台表现力,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乐曲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著名诗篇《枫桥夜泊》的诗意创作。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恰似一幅浓淡相宜,精致典雅的江南水墨画。古筝与钢琴的交融,诗意盎然似行云流水绵绵不绝。袁莎的家乡在江南,少小离家,独在异乡几十载,一曲《枫桥夜泊》饱含着内心挥之不去的乡愁。
第四个节目是重奏曲《天山之歌》,此曲是袁莎在新疆民歌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其中《送我一支玫瑰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曲调深入人心,温暖而感动。全曲充满着浓郁的新疆风情,深情而欢快,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与生活的歌唱与向往。
上半场最后一首乐曲是袁莎筝乐团与韵乐琴筝馆的师生共同为大家演奏古筝名曲《战台风》。乐曲以古筝高难的技巧与丰富的表现力表现了码头工人不畏坚难,勇敢豪迈的气魄和对未来必胜的信念。乐曲激昂的旋律也把现场的气氛带入高潮,在现场长达30秒的掌声中,上半场演出圆满结束。
下半场开场是欢快的古筝重奏曲《瑶族舞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载歌载舞的场面。经袁莎改编为重奏乐曲后,丰富而新颖,并融入粗犷的打击乐元素。是这首原为大家熟悉的筝曲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古筝演奏家孙金阳一曲《夜深沉》,现场观众无不被他精湛的演奏技艺所折服。此曲为一首京剧牌子曲,以昆曲《思凡》中《风吹荷叶煞》曲牌为基础,经过京剧琴师的加工改编而成,并取唱词首名“夜深沉”三字为名。曲调坚定有力,旋律一气呵成改编的古筝独奏曲,别有一番意味,是古筝的迷人魅力得以充分体现。
《出水莲》为汉乐软线调,此曲寓意取自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是客家筝派的代表曲目之一。古筝曲调如泣如诉,令人沉浸在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之中,钢琴清丽优雅,若天籁之音,二者的交融给人以“音去意犹在,绕梁三日回”的意境。
《西域随想》整首乐曲充满了浓郁的西域风情,形象的描绘了西域地区的风土人情及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赋予浓郁地方特色的音调与丰富的现代作曲
法。融会贯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云裳诉》将音乐会推向高潮。乐曲取自李白《清平调》词的首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曲调运用了陕西秦腔的音韵,凄婉哀怨。古筝与钢琴珠玉铿锵﹑一刚一柔﹑浑然天成,动人心魄!让听众感知到马嵬坡前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千般痛苦与万般悔恨,听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演奏完毕,观众仍沉浸在乐曲的情境之中,不愿离去。热情的观众们强烈要求袁莎老师返场。
在大家难舍难分,依依惜别之际,带领所有演员演奏一曲温暖激荡的《青花瓷》!在民族音乐中融入流行元素,更易于大众接受与共鸣,而流行歌曲通过古筝的演绎增添了浓厚的韵味与文化感!这曲唯美的《青花瓷》也送去袁莎老师及筝乐团每一位成员给大家的浓浓的新年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