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古筝资讯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古筝资料总汇
 
王天一大师《古筝名曲句句教》之《雪山春晓》
    点击数:4709    更新时间:2009/9/15 10:52:55    收藏此页

 

《雪山春晓》是范上娥、格桑达吉创作的古筝独奏曲。此曲描绘了西藏高原美丽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西藏人民对家乡的无比热爱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此曲旋律优美,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感染力强,是一首深受家和广大群众喜爱的古筝曲目,在音乐界和广大群众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曲已被认定为中国古筝名曲,被选入《中国古筝名曲荟萃》和《中国古筝考级教程》,并作为优秀古筝教学曲目,被选入《古筝教学法》。
《雪山春晓》可分为六个弹奏乐段。第一乐段为散板乐段,第二乐段由二十五小节构成,第三乐段由二十六小节构成,第四乐段亦为散板乐段,第五乐段由四十七小节小构成,第六乐段由十九小节构成。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布着许多高耸的山峰。由于海拔很高,这些山上终年积雪,白茫茫一片,所以被形象地称作雪山。每到春天,气温回升,山上的冰雪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融化 ,汇成小溪,最终成为河流的源头。著名的黄河、长江,源头都是在高原的雪山上 。《雪山春晓》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冰雪消融,汇成潺潺的小溪,溪水随着山势曲折流下,错落有致,发出美妙的声音。
第一乐段是散板乐段,在弹奏时速度要相对自由一些,各拍之间的强弱关系也要相对松散一些。乐曲开始,轻柔的、弱起渐强的摇弦,节奏感平和的旋律以及错落有致的快琶音和刮奏,好似雪山上吹下来的一股清新空气,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渐快渐慢交替变化的三连音弹奏,好像冰块互相撞击发出清脆的声响第三乐段第一小节左手弹奏指法为:打勾抹托抹托;第二小节左手弹奏指法和第一小节完全相同;第三小节左手弹奏指法为:抹托抹托打勾抹托;第四小节左手弹奏指法为:抹托抹托抹托;第五小节左手弹奏指法和第一小节完全相同;第六小节左手弹奏指法为:托抹勾打托抹勾打;第七小节左手弹奏指法和第一小节完全相同;第九小节左手弹奏指法和第三小节完全相同;第十小节左手弹奏指法为:打勾抹托托勾;第二十一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托抹勾托抹勾打,托抹勾托抹勾;第二十二小节左手弹奏指法为:托抹勾托抹勾,托抹勾托抹勾打;第二十三小节左手弹奏指法为:托抹勾托抹勾,托抹勾托抹勾;第二十四小节左手弹奏指法为:托抹勾托抹勾打,托抹勾打托抹勾;第二十五小节左手弹奏指法为:托抹勾托抹勾,托抹勾托抹勾;第二十六小节左手弹奏指法为:托抹勾托抹勾打,托抹勾打。
第四乐段是散板刮奏乐段,弹奏速度由慢渐快到最快,中间的弹奏力度变化较大,由弱渐强。此乐段衔接了第三乐段和第五乐段,起到明显的过渡作用。第三乐段的速度比较舒缓,而第五乐段的速度明显加快,段落之间的转换需要过渡。在此乐段中,要将速度平滑地由慢速转变为快速。
第四乐段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起始弹奏的速度和力度。起弹速度要稍慢一些,力度稍小一些,遵循弱起渐强、慢起渐快的原则。随后的刮奏中,力度和速度要受到一定的控制,不要有太明显的跃进。从第五轮刮奏起,速度开始明显加快,力度明显加大。
二是刮奏的起止音。此刮奏属于固定起止音刮奏,要按照标注出的起止音来规范弹奏,不可有随意性。
三是刮奏的交替衔接。在进行刮奏时,手指的交替动作要敏捷,保证后半部分的刮奏速度。要注意在刮奏时左右手的衔接,不要出现中断的痕迹。在交替动作进行时,并不是左手完全结束弹奏之后右手才开始启动,而是在左手弹奏接近尾声的时候就开始右手的弹奏。反之亦然。
四是刮奏音的效果。刮奏时,手指要适当立起,把所需刮奏的弦拨动起来,这样产生的音轻灵飘逸,如同雪山上吹来的一股清风,又如顺着山势流淌下来的清泉。越来越快的速度,就好像滴滴冰雪融水汇成涓涓溪流,然后又汇成小溪。手指的角度不要太小,否则会在弹奏时挤压弦,使音色干瘪沉闷,从而影响整体效果。
五是刮奏姿势。最后的下行刮奏要特别注意弹奏姿势,上身要适当前倾,手臂要向前甩出,按照出弦定格的要领来弹奏。
第五乐段为小快板乐段。此乐段在情感上有所升华,最开始的弹奏要慢起,然后逐渐加快速度。在这一乐段,运用了大量的后半拍强音以烘托气氛,要想准确完成具有相当难度。此乐段从总体上说要弹奏得轻松活泼,欢快流畅,节奏鲜明。轻松活泼不失力度,欢快流畅不失气魄。
第五乐段第一小节至第七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右手八度抓弦的弹奏。此几小节中,右手八度抓弦所产生的和声音均应为强音,需要以较大力度奏出。如果要使此处的处理更富节奏感,就要在连续两个抓弦出现时将前一个处理得弱一些,将后一个处理得强一些。
二是左手打弦的弹奏。此几小节的左手打弦音均为低音,与右手的大抓配合出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八度音的厚度,突出乐曲整体的空间感,如同一幅画中的背景。打弦时除了要按照弹奏要领处理之外,还要考虑对音色的把握。这些打弦音所需要的音色是一致的,应该低沉、浑厚、饱满。如果左手没有戴假甲,那么只需要稍稍加大弹奏力度就可以获得所需的音色。如果左手戴假甲,在弹奏这些低音时就不太好控制音色。要想获得所需的音色,就要在触弦角度以及触弦位置上加以注意。触弦位置应该在有效弦段的中点,假甲与弦应该保持平面接触,触弦角度要小一些。
三是三指分指指法的运用。右手三指分指弹奏应该采取悬手提弹法,这样可以保证最大限度的灵活性。要充分发挥“三指”指间关节的作用,不要过度依赖掌指关节。这样,才能使三指分指弹奏轻松自如,活泼清晰。
四是左右手弹奏的配合。左右手的弹奏要严格对位,动作要协调,力度要一致。演奏者应该更多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来考虑技巧的运用。
第五乐段第八小节至第十八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左手四音同抓的弹奏。第八小节和第九小节左手的任务均为两个四音同抓,跨度较大。在弹奏时需要将手腕拱起,然后适当调整手指间的距离,奏出此组音。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的演奏者来说,他们的手掌较小,手指跨度也就较小,此处弹奏有可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改变曲谱,去掉此组音中的最高音6。
二是快速抹托连三指分指的弹奏。此乐段的第九小节和第十二小节均为快速抹托连三指分指弹奏,弹奏时要充分发挥各指小关节的作用,使抹托灵活有力,三指分指弹奏连贯流畅。尤其要注意中指的弹奏力度和弹奏的灵活性,加强在分指弹奏中中指独立弹奏功能的训练。
三是八度抓后三指分指弹奏。此乐段的第十四小节八度抓后需用三指分指法来弹奏。弹奏时,要注意三指分指弹奏要领,注意和八度抓的衔接,不要迟疑甚至是停顿,还要注意与后面的勾托劈的弹奏衔接。为了使反应速度能够符合弹奏要求,应该注意保持搭桥的手形,使各个手指都处在蓄势待发的状态。
四是四指分指的运用。此乐段第十三小节需要用抹托接四指分指的指法来弹奏。四指分指要按其弹奏要领弹奏,充分发挥小关节作用,并注意使各个音都保持一致。如果弹奏者中指和无名指在四指分指弹奏中独立功能差,就要注意加强练习,必要时单独训练此二指的独立弹奏功能,使之达到四指分指弹奏的要求,使四指分指的弹奏连贯流畅。
五是左右手弹奏的配合。此部分左手的弹奏多为伴奏型快琶、八度抓和无名指打的弹奏,要特别注意掌握节奏和力度,和右手的弹奏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严格对位。可以采取分步练习的方法,先将右手的弹奏练熟,再将左手的弹奏练熟,然后再合在一起练习。开始时,可以放慢弹奏速度,根据熟练程度,逐渐加快弹奏速度。
第五乐段第十九小节至第二十六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三指分指弹奏技巧和四指分指弹奏技巧的运用。此小乐段有很多小节都适合用三指分指或四指分指来弹奏。用分指弹奏可以避免频繁换弦,使手基本处在相对固定的位置,缩短反应时间。要充分发挥分指弹奏的优越性,应该使用分指技巧的地方,就不要用其他指法来弹奏。弹奏方法和弹奏要领,前面均已讲过,可参照。
二是重音的弹奏。此部分中有四个重音,要加大弹奏力度,弹奏出重音音乐效果。
三是左手勾抓的弹奏。此部分左手基本采取勾和小抓相配合的技法来弹奏。弹奏时要注意勾和小抓的配合,使弹奏定型。要将音弹扎实,弹饱满。
四是左右手弹奏的配合。此小乐段的双手复合拨弦属于同时间不同音型的双手复合拨弦,弹奏时要特别注意左右手弹奏之音的严格对位,不可出现丝毫错位现象。可以分步练习,先将右手的部分练熟,再将左手的部分练熟,当两部分的弹奏都成竹在胸时,再开始双手的配合弹奏。开始可以放慢弹奏速度,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渐加快弹奏速度。
第十九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勾托劈托,抹托勾托;第二十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打勾抹托,勾抹勾打;第二十一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勾托勾托,抹勾抹托;第二十二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勾托劈托,抹托勾抹;第二十三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抹托抹托,抹托;第二十四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抹托抹托,抹托;第二十五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抓抓,抹托勾托;第二十六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打勾抹托托抓。
第五乐段第二十七小节至第四十二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八度抓连抹托的弹奏。在第二十七小节和第二十八小节中,有三个八度抓连抹托的弹奏。弹奏时,抓要注意力度,要奏出强弱音,抹托动作要迅速,和八度抓要衔接好。
二是三指分指和四指分指的运用。有关分指的弹奏方法、要求等,前面已讲过,可参照。
三是八度抓的弹奏。此小乐段出现了很多八度抓弹奏,要抓奏得有力度有气势,节奏感要强,音要丰满,音乐形象要鲜明。
四是左手的弹奏。左手要注意打和小抓的弹奏配合,节奏不要受右手弹奏部分的影响,应该保持自身的准确。节奏感要鲜明,保证和声效果的完美体现。
五是左右手弹奏的配合。此部分左右手的弹奏,属于同时间不同音型的双手复合拨弦。此类双手复合拨弦,有一定的弹奏难度,弹奏时要注意相互间的配合,特别注意左右手弹奏之间的严格对位,可以采取分解练习和先慢后快的练习方法。
第二十九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抹托抹勾,打勾抹托,托抓;第三十三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勾托勾托,抹托抹勾;第三十四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打勾抹托,抹托抹勾;第三十五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勾托劈,抓抓。
第五乐段第四十三小节至本乐段结束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勾托劈连八度抓的弹奏。第四十三小节和第四十五小节均为勾托劈连八度抓弹奏。弹奏时,勾音要有力度,尤其是强拍音,更要注意弹奏力度,弹奏出强拍音的音乐效果。托劈音要弹得连贯顺畅,和八度抓的衔接要自然严密紧凑。
二是抹托连八度抓的弹奏。第四十四小节和第四十六小节均为抹托连八度抓弹奏。弹奏时,抹托要有力度,手指动作要灵活,要弹得扎实饱满敏捷,不要碰响邻弦,以免出现杂音。和八度抓弹奏的衔接,要自然严密紧凑。
三是左手打音的弹奏。此部分的左手打音作用仍然是突出乐曲的空间感,丰富乐曲的结构。要注意节奏的掌握,将后半拍起音的重音效果表现出来。还要注意打音的音色,应尽可能深沉,具有包容感,这里并不需要音色有太独特的个性。最后应注意和右手弹奏的配合,音色音量要一致。特别是要使两手弹奏之音严格对位,以保证整体音乐效果。
四是左刮右拨的弹奏。右手的抹托弹奏和左手的两次上行刮奏同时进行,要注意双手弹奏的相互配合,注意双手弹奏之音的严格对位,注意左手刮奏固定起止音的准确。
第六乐段,已经基本没有主要的旋律参与,可以算作是华彩部分。此乐段主要运用了模进的手法,来烘托渲染自由的气氛。总的来说,要弹奏得欢快流畅,紧张热烈,有力度,有气势,不拖泥带水。
第六乐段第一小节至第六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两个具体问题。
一是抓弦的准确。此几小节属于快速连续双手交替八度抓弹奏,速度要快,力度要强,音要清晰。在抓弦时要将弦抓准,不能错位,也不能碰响邻弦。弹奏时,双手拇指和中指要定型定距。定型,即始终保持一致的正确手形;定距,即拇指和中指的距离固定不变。这样,能有效地保证抓弦的准确。
二是抓弦的速度。此处的弹奏是快速连续抓弦弹奏,开始弹奏时有一定难度。可以先慢弹,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再加快弹奏速度。此处抓弦弹奏,节奏感要鲜明,抓弦各音要清晰。
第六乐段第七小节至第十四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扫摇四点的弹奏。要按扫摇四点的弹奏要领进行弹奏,速度要快,力度要大,节奏感要强,清晰度要高,换弦要熟练自如,弹奏要稳定持久。
二是左手扫弦的弹奏。扫弦标记符号下面小括号里的音,为扫弦大体起止音范围,扫弦时要在起止音范围内进行。扫弦应该充分利用腕部的活动能力,用腕部带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大体起止音范围内下行扫动,手指运行方向为左前方。要扫得扎实饱满,坚定有力。
三是左手刮弦的弹奏。此刮弦属于固定起止音刮弦,要严格按起音和止音要求进行刮奏,弱起渐强,不可有随意性。刮弦音要连贯流畅,手指运行线和码基本保持平行。每一次刮弦结束,手腕都要带动手指和码成平行向前甩出。
四是左右手弹奏的配合。此部分右手扫摇分别和左手扫弦及固定起止音刮弦相配合,要注意动作的协调和两手弹奏音的对位,注意整体音乐效果。
第六乐段第十五小节至全曲结束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弹奏速度的把握。进入第十五小节,弹奏速度要突然放慢,一直持续到最后。在实际处理时,要控制住速度变化的疾缓,不要太突然。
二是右手摇弦的弹奏。要注意弹奏力度以及摇弦密度,要避免出现换弦痕迹,注意后切入技法的运用。
三是左手刮弦的弹奏。此部分中的刮弦弹奏为固定起止音刮弦弹奏,要严格按起止音要求进行弹奏,要弹得饱满流畅。为了增强乐曲的艺术性,应该在刮奏时注意强弱变化,防止音乐效果单一化。
四是左手快琶弦的弹奏。此琶弦属于三指快速琶弦,要注意连贯性,并且通过调整触弦角度来保证音的纯净。在每一个琶音中,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要明确,但又不能有过大的间隙。琶音的组成音既要有一体感,又不能混作一团。
五是重音的弹奏。此小乐段右手有一处重音弹奏,左手有两处重音弹奏。弹奏时,要适当加大弹奏力度,弹奏出重音效果。在弹奏力度加大的同时,注意音色的控制和掌握,防止在较大力度下出现杂音。
六是左右手弹奏的配合。左右手的弹奏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音乐整体,强化综合音乐效果。
七是全曲结束的收势。结束全曲弹奏时,要注意动作与乐曲的配合,突出乐曲的终止感。收势要优美,表情要自然,动作要得体,符合全曲结束的内容要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好像来到了雪山之巅,感受着纯净甜美的空气,以及这雪山春景给人带来的美好享受。
第一乐段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起始音的处理。乐曲的第一个音3应弱弹,在力度上应该轻柔一些,在音色上应该尽可能的纯净,要弹得含蓄美妙。这个音是全曲的开始,具有领起的意义,所以要重视起来,不要因为它看起来简单就降低弹奏要求。
二是右手摇弦的弹奏。摇弦产生的持续音应该弱起渐强,要奏得连贯匀称,流畅清脆,但在最后结束的时候要有一个弱化的趋势。
三是左手琶弦的弹奏。此乐段中的左手琶弦有三种:第一种是三音琶弦,第二种是四音琶弦,第三种是七音琶弦。前两种琶弦属于常见琶弦,第三种琶弦实际上是第一种琶弦和第二种琶弦的组合琶弦。前两种琶弦的弹奏,要注意三指或四指的弹奏力度的一致,音要有纯净的质感,连贯性要好,使三音或四音融为一体。第三种琶弦既然是由三音琶弦和四音琶弦两组琶弦组成,那么,就应按两组琶弦来弹奏,即由低音到高音,先弹奏四音琶弦,紧接着再弹奏三音琶弦。要特别注意四音琶弦和三音琶弦的衔接,尽量缩短换组琶弦时间,使两组琶弦融为一体,避免出现换组琶弦痕迹,使所琶出的七音具有高度的连贯性和一体感。但同时也要考虑保证整体中间个体的实际存在。无论是哪种琶弦,均需和右手的弹奏密切配合,严格对位。
四是刮弦的弹奏。此乐段出现了多次刮奏,弹奏方法大体相同,应该遵循刮奏的基本演奏要领,要弱起渐强,在达到一定的强度之后还应该有弱化的趋势,强弱变化要连续,使刮奏音一直处在运动状态中。此乐段中的刮奏,属于固定起止音左手刮奏,要严格按要求的起音起刮奏,按要求的止音结束刮奏,切不可有随意性。左手的刮弦,要注意和右手的弹奏密切配合,严格对位,使左右手的弹奏协调一致起来,注重强调整体的音乐效果。
五是右手连续三连音小抓的弹奏。要注意三连音时值的准确,注意三连音之间的衔接。注意慢起渐快的把握,慢起的速度不要过慢,渐快的过程要稳定平和,不要太突然。要抓得敏捷准确有力度,拇指的弹奏力度和食指的弹奏力度要统一,以保证抓奏的和声效果。要突出旋律音,不要出现偏差。小抓时要控制手指的活动范围,不要碰响邻弦,注意避免拇指和食指的假甲产生碰撞,以免出现杂音。正确的做法是,利用手指的爆发力,在很短的距离内拨响弦,不要使手指的运动路线过长,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惯性而使手指的运动难以控制。
六是速度的掌握。三连音小抓的弹奏结束后的接续弹奏,节奏仍然比较自由,首先有一个渐快的趋势,然后再将速度慢下来,为后面接续持续摇弦做准备。
七是持续摇弦的弹奏。此部分右手摇弦弹奏的时间比较长,要有持续性,善始善终。摇弦要有力度,持续音要匀称,连贯流畅。换弦摇奏时,要避免音与音之间出现停顿,杜绝换弦痕迹,更不要碰响过渡弦,以免出现杂音。
散板过后的第二乐段,出现了乐曲的主题。一开始的低音大抓以及流畅舒展的同度按弦,如同雪山上寺庙开始祭祀时的号角。雪域高原上的人民笃信宗教,宗教活动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宗教的思想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人回归自然。一声声的号角,似乎在召唤人们重新回到圣洁的心灵家园。轻柔的、如同蓝天上朵朵白云的旋律,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雪域风光,一个没有污染的世界。此乐段可以看作是一个抒情乐段,弹奏时注意对速度加以控制,不要太快,要弹得细腻柔和,韵味浓厚,节奏平稳。
第二乐段第一小节至第八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八度抓以及其后的装饰音的弹奏。八度抓要深沉粗犷,具有包容一切的特性。这种音色是表现乐曲内容的需要。此几小节出现了很多装饰音,均需在八度抓后进行弹奏,弹奏方法和弹奏要求基本一致,均需在5音所在弦上弹奏出6音。在弹奏时力度要适中,不可过大,过大会破坏圆滑的音乐效果;不可过小,过小会因为力度不够而使音不饱满不扎实。此处具体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运用滑弦技巧。右手先在5音所在弦上弹奏出5音,然后,左手利用下滑弦技巧将5音滑至6音。滑弦速度较一般的下滑弦要快一些,本音和过渡音的时值稍短,止音相对较长。此种弹奏方法由于滑弦技巧比较容易掌握,在练习的时候相对容易一些。另一种方法是运用同度按弦技巧。此处的同度按弦和一般的同度按弦稍有不同,一般的同度按弦要遵循“三同”的原则,即同时拨响相邻的两根弦,右手拨弦的同时左手下滑较低音所在弦,滑弦结束后两个音的音高要相同。但在这里,左手下滑的时机有所变化,要在拨弦结束后的适当时机内再下滑,这种下滑更接近正常的下滑弦。这样,可以很好地烘托出乐曲的气氛。最后还需要提及的一点是第三小节的强弱标记。此处的渐弱和渐强标记一共只控制两拍四个音,时值很短。要想在这么短的时值内表现出渐强渐弱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将这四个音按照强、弱、弱、强来处理,这样效果就会很明显,也很容易掌握。
二是同度按弦的弹奏。第五小节中出现了同度按音,此处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运用“三托”套同度按弦的技法弹奏。三托,指的是运用拇指“托”技巧,一次同时托响三个音。技巧本身的处理要有瞬时性,三个音的产生要有同时性。三个音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弹奏力度要一致,音色要统一,要托得坚定有力,和声效果明显,防止出现强弱不一的情况。在三托弹奏的同时,运用同度按弦技巧,奏出同度按音的音乐效果。此同度按弦技巧的弹奏要领和前面讲解过的弹奏要领完全一致,参照即可。此种弹奏方法不易控制,三个音同时产生时经常会不统一,影响整体音乐效果。第二种是运用小抓套同度按弦技法弹奏。在弹奏时要严格按照小抓和同度按弦这两种技巧的弹奏要领弹奏,注意两种技巧在结合时的统一性。此种方法相对较易把握,但要注意控制拇指和食指的运动幅度,防止两个手指相碰撞产生杂音。
三是八度抓下滑弦的弹奏。要注意抓弦要领,将音处理得扎实饱满,中指和拇指的抓奏力度要一致,对旋律感加以强化。要注意下滑弦的弹奏要领,弹奏出标准规范的上滑音音乐效果。
四是强弱处理。第六小节的结构和前一小节相互对应,在弹奏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为了使乐曲更具有空间感,所以要加强对比。这一小节在处理时要稍弱,尤其是小抓,应该纯净柔和,好似冰山上的雪莲那样具有优雅的气质。
五是多音装饰音的弹奏。此几小节中的多音装饰音由四音组成,可按拍前固定起止音装饰性花音的弹奏方法弹奏,其时值要占前方相邻音时值的二分之一左右,不占本音时值。此装饰音要弹得连贯流畅,和本音的衔接要自然连贯,无衔接痕迹。还要注意其中组成音时值的平均。
六是指法的运用。第二乐段第一小节后一拍,可以用托抹指法弹奏,这样比较简便,反应速度也较快,不过在音色上就要多做一些考虑,尽可能使两个音的音色完全一致。对于一般的演奏者来说,这一点稍有难度。问题的关键,是拇指和食指两个不同的手指在发力角度、假甲触弦角度方面保持一致。也可以用托托指法弹奏,这样比较容易使两个音一体化,虽然从指法规范的角度来说稍逊一筹,但是此处速度并不很快,所以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第二乐段第一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抓托(双托)托抹(托);第四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抓托抓连抹;第五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勾三托(小抓)抹;第六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托小抓托;第七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抓托托托抹;第八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抓连托。
第二乐段第九小节至第十四小节的弹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八度抓后的装饰音弹奏。第九小节和第十小节中出现的八度抓后装饰音的弹奏,其弹奏方法、弹奏要求及指法,和此乐段前四小节的装饰音弹奏完全一致,可参照。
二是跨八度套指指法的运用。第十一小节的弹奏,需要用跨八度套指指法弹奏。所谓跨八度套指,是和八度内套指相对而言的。八度内套指,指的是八度音程内的勾托抹托弹奏;跨八度套指,指的是两个或三个八度音程内的勾托抹托的弹奏,即勾托为八度音程,抹托则超出八度音程。此种技法,要注意过弦换指的弹奏,跨越弦时要迅速敏捷,不要碰响过渡弦,拇指和食指交替弹奏时要自然,衔接无痕迹。整个弹奏要充分发挥拇指、中指和食指小关节的作用,使整体弹奏灵活扎实,有弹跳性,所弹奏之音清晰度高,颗粒感强。
三是同度按颤弦和一般颤弦的弹奏。同度按颤音是由同度按颤弦技巧产生的。同度按颤弦是一种组合技巧,由同度按弦和颤弦两种技巧组合而成。首先要准确把握同度按弦技巧的要领,奏出标准规范的同度按音,然后将音控制在按音的音位上进行颤弦,完成一个完整的同度按颤弦弹奏。按音颤弦和一般颤弦一样,都要注意弹奏出明显的颤音效果。
四是定时滑弦和上滑弦的弹奏。在第十三小节中,定时滑音和下滑音连续出现,这时要按定时滑弦要领,弹奏出标准规范的定时滑音,然后在定时滑音的止音音位上,进行上滑弦,弹奏出标准规范的下滑音。二者的衔接要紧密,不能有生硬的痕迹。在进行上滑弦时,要严格按照上滑弦技巧的弹奏要领来处理。应避免在滑音放开时速度太快,导致过渡音太短,影响整体音乐效果的情况出现。
第九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抓托(双托)托;第十二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托双托托托托;第十三小节右手弹奏指法为:抹托托连托;第十四小节

总页数:2   1  2    

上一篇:王天一大师《古筝名曲句句教》之《秦桑曲》   下一篇:中国筝王--赵玉斋
【刷新页>【加入收>【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