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网站首页
培训中心
古筝资讯
古筝产品
古筝教学成果
学员风采
古筝曲集锦
古筝资料
联系我们
古筝资讯
古筝资料总汇
玉莲及古筝名家照
古筝资讯
古筝乐谱
上海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王中山资料
古筝教程
古筝名家简介
古筝论文
学筝指南
音乐知识总汇
古筝美文
贵阳古筝班招生信息
艺术高考专栏
博雅轩
古筝问题解答
新筝课堂
古筝考级
小红花公示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请选择-
产品
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古筝论文
论河南筝曲《汉江韵》
点击数:2349 更新时间:2009/9/27 0:35:28
收藏此页
《汉江韵》这首曲子是河南
筝
曲的代表作,也是河南的语言,听到这首曲子,就想到了河南人粗犷、泼辣、正直的形象。书上写的作者是乔金文,1962年创作的,其实原始谱子并不完全是他作的,而是根据河南曲剧改编的,所以,只能说是乔金文改编。
《汉江韵》是任清芝
演奏
谱,他是叶县人,农民出身,自幼学艺,中年从事河南曲剧伴奏工作。他的
演奏
风格较多受到淳朴活泼的小调曲子的影响。
演奏
剽悍豪放,运指刚劲明快,自成一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擅长
演奏
《新开板》、《山坡羊》、《状元游街》等,创作有《幸福渠》等,都有着鲜明的河南地方风格。当时,他为了弹奏《幸福渠》,觉得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就发明了四十多根琴弦的
古筝
,他练琴非常刻苦,手上功夫也很好,号称“铁指甲”。
河南曲剧流传于开封、洛阳和南阳等地,
筝
本来是为曲剧伴奏的乐器之一,后来常常将大调曲子的音调旋律用
筝
独立
演奏
,渐渐发展变化成为独立的
古筝
小曲,这些被称为唱腔牌子曲的传统
筝
曲大多沿用原来的曲名,如《山坡羊》、《银扭丝》等,它们结构精致短小,情绪轻快活泼,地方风格浓郁。
板头曲是河南
筝
派传统乐曲的另一大类,源于大调曲子演唱开板(场)前
演奏
的前奏曲。板头曲本来就是为调节、渲染气氛而奏的前奏曲,直接独立在
古筝
上
演奏
更是非常方便自然。
《汉江韵》就是由板头曲演变而来的。比如《汉江韵》的开头第一句 就是跟曲剧的大起板的第一句曲谱完全一样,后面也有好多段落、句子都几乎跟大起板一样。
《汉江韵》是由《汉江》和《书韵》两个小曲子连缀而成的,故名《汉江韵》。这首乐曲以热情奔放的音调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以及人们劳动时愉悦的心情。
这首曲子前面那段的速度是152,比较快,中段慢,最后有一个再现段,速度又是很快。
《汉江韵》这首乐曲的特点就是左手的压弦、按滑,它的韵味不容易掌握。它的左手压弦一定要很快到位,如 那个 和 就须要弹弦时左手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捷无迹。然后是密颤,这也是河南
筝
的特点之一,颤的韵律要快,要重,就是上句的 这里的“ 7”比平时的“7”偏高,“4”也偏高,但达不到“#4” ,这就成了说“7”不像“7” , 说“4”不像“4”。
另外,这首曲子里的“7”不是很稳定的,是个游移的“7”,在中段慢板这段里,就有这样的“7”,在
演奏
时右手由琴码往岳山逐渐移动,左手不断颤音,在颤的过程中音逐渐下滑回来,这个韵味不太容易掌握。这个颤弦方法和音准必须想好再做动作。左手的揉颤重一些、大一些,然后用指尖顶住琴弦,手腕上下压动,逐渐往回放,要特别注意左手的变化,如: 大颤音实际上是一种大波浪揉弦,可获得大小三度的装饰效果,常用于渲染情绪和气氛。河南
筝
家尤爱使用滑音,特别是大量的装饰润色下滑音效果。这种手法产生的旋律颇有中州方言的韵味,令人感受到中原大地的雄浑和中州儿女粗犷豪放的气质,是河南
筝
乐最富特色的表现技法。这段旋律弹的要尽量歌唱些,强弱的对比要多些,特别是游摇,要把河南味弹出来。
河南人说话爱把句头加重,如“你干啥去了?吃饭了没有?”,那个“你”和“吃”的语气就重些,河南音乐也是这样,像《汉江韵》第一句 的 就必须弹的重一些,即每句音头都比较强。
河南
筝
曲中,右手大部分都用夹弹法,就是右手扎桩,弹完一个音后搭到下一根弦上,尤其是大指托劈用的更多,而且用的大关节,如: 这样弹出来的音色圆润、饱满,发音结实有力,河南味很浓。
左手利用按、揉、吟、颤等技法,奏出大小颤音及上下滑音效果,使旋律获得装饰润色,以加强音乐的地方特色和艺术表现力,是为“以韵补声”。河南
筝
乐的“以韵补声”有着鲜明的地方流派特色。主要表现在独特的延音处理和颤音、滑音运用。如:
河南
筝
的曲调,歌唱性很强,旋律中四、五、六度的大跳很多,如: 在清新流畅中见铿锵,顿挫雄壮。频繁使用的大二、小三度的上下滑音,特别适合中州铿锵抑扬的声调。如:
大二度
小三度
使
筝
曲具有纯正的韵味。又常把游摇和慢滑急颤相结合,奏出悠长连绵的拖腔乐句,这种长句在一首乐曲中还往往以移位、问答等形式反复出现,激昂如引吭长啸,声振林木;悲切处似呜咽微吟,哀啭久绝,此为河南
筝
的一大特色。有一首《掐
筝
诗》广泛流传于河南
筝
界,恰好精炼地概括了河南
筝
的
演奏
技法特点,诗曰:
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
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推揉自悠然。
诗转引自樊艺凤《河南
筝
乐考略》
《汉江韵》中有一段写得很幽默, 像一个老爷爷拿着个大烟袋一步一步点着头走来。后面几段越来越快,也表示了人们欢庆的场面,像打击乐的锣鼓点,非常热烈。
最后一段有一句表示人们在热烈的场景下有意地突然都静下来,然后进入尾声,渐慢结束。谱子是这样的 这里又出现一个点音,河南的点音也很具特色,点时要在音头上点,先点后弹,快速用劲,像河南人说话一样重音在前面,比较粗犷。不像潮州
筝
那样,先弹后点而且又轻,非常地细腻。
要想把《汉江韵》这首曲子弹好,只懂得以上这些还不够,还要把音色、强弱、速度处理好,弹的风趣一点,活泼一点,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一定要把河南的高亢、泼辣的性格表现出来,再加上
演奏
者的高超技艺,一首完美的《汉江韵》就会展现在你的面前。
发表刊物:《乐器》2009年05期
作者:连会红
总页数:
1
1
上一篇:
古筝学习和演奏漫谈——模仿、鉴赏
下一篇:
谈古筝弹奏方法的教学
【刷新页>
【加入收>
【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