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乐讲究的是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其表面的空灵仅是一层“眩目”的迷雾。它的真谛所在,无非是创作者们希望借此挣脱世俗的束缚,使自己的心灵性情得到舒展和释放,而在纯感性的艺术创作活动中,努力地寻求超越自我的状态。 在见到孙远之前,就先听过她演奏的古筝乐。我相信那是一种来自天籁的声音,灿烂的音符穿透我被世俗纠缠的感官,流过感动的心灵, 让人陶醉。
孙远,女 外语学院大一学生 英语专业 古筝业余九级
结缘古筝,在那《春江花月夜》
说起学古筝,不能不说到自己学习音乐的历史,孙远的爸爸是一个乐迷。他不仅自己喜欢演奏各种乐器,还希望把对音乐的一种执爱传承给女儿。小孙远在自己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手把手的教她学习电子琴,让她在音乐的天堂里寻找到了美感与快乐。在孙远稍大一点的时候,她又开始学习钢琴。很快,孙远就学会用钢琴弹奏一些简短的曲子了。良好的乐感基础使得孙远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平步青云”。
结缘古筝,那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那是一次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有一个古筝演奏节目,当时自己一下子就被优美的琴声迷住了。"那含蓄婉转的旋律、悠长的韵味、以及演奏者变幻的指法,无不让她陶醉。"我从来都没有听到过这么美的音乐,我简直完全被古筝那幽雅的音律给迷醉了。"当时孙远就特别的记住了那首曲子的名字:《春江花月夜》。和父亲商量之后,孙远开始学习古筝。
孜孜以求,低吟《渔舟唱晚》
孙远承认,在学习古筝的那段时间,她的确吃了不少苦。震颤的钢丝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刀,每次在按、滑琴弦的时候都会在指头上割下一道道血印,生疼难忍。父亲见了心疼,就给她包上指头,并且每天控制练习时间。孙远却执意只带指甲,关起门来悄悄练琴。有时在晚上怕琴声打扰了邻居,她就关紧门窗,用手指在琴弦上轻轻地比画,如痴如醉。那时侯的孙远,才刚刚十一岁。
天道酬勤,经过短短两个多月的刻苦练习,孙远已经能够很熟练地弹奏一些曲子了。恰好赶上全国音乐等级业余考试,父亲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就带着她去了北京。抽到的考题是《渔舟唱晚》,她运用自己刚学会的指法,悉心演奏,尽情挥洒,将曲子的美好意境演奏得近乎完美。现场的考官即刻被深深打动,她也因此一举拿下业余五级的好成绩。
淡泊明智,情系《高山流水》
“每当我遇到不快抑或是烦恼,我就会静静地坐在古筝旁边,轻轻撩动每一根琴弦,弹奏一些有名字的或无名字的曲子。这时候我常常会发现,自己所有的不快与烦恼好象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孙远说,古筝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自己心事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向它诉说。
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陪伴着自己心爱的古筝,走过人生短暂而漫长的履历。我想,正因为对古筝乐有着别样的挚爱,她才会痴迷于古筝这个古老的音乐艺术,一个人奏着丁冬的旋律,在指尖上欢乐的舞蹈。
(成都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 胡金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