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古筝资讯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古筝资料总汇
 
孙文妍老师讲解浙派筝艺
    点击数:2110    更新时间:2009/11/2 19:23:03    收藏此页

      形成流派是要有一定条件的,比如说起码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曲目,要有具代表性的演奏人物,技法要有自己的特点等等,这些要大家公认,才算得上是一个流派。从这些条件来看,“浙派”应该是在五十年代以后逐步形成的。在五十年代以前,杭州地区就有浙江曲,杭州滩簧中也有古筝,也有弹古筝的老先生,比如王巽之的老师蒋荫椿先生,国乐研究社的朱友雪先生等等,但从我学古筝这么多年的资料来看,一整套古筝独奏的曲目那时还没有,我手上只有一份“将军令”合奏谱中的古筝谱。从1956年王巽之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开课以来,他给我们的谱子也都是合奏谱,比如说“海青拿鹤”是王云九先生抄写的单旋律谱;“云庆”是金祖礼先生提供的江南丝竹合奏谱;“高山流水”江南丝竹有,洞箫有,古筝也有。所以是在王先生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担任教学以后逐渐形成的。特别是为了准备61年在西安开的“全国古筝教材会议”,当时王先生、我、项斯华和范上娥我们四个人在一起利用假期,把浙江曲记录整理成五线谱。像“月儿高”这首曲子,当时王先生给我上课的时候是用的卫仲乐先生的琵琶谱,王先生唱出旋律的意境,我们记下来,再乐化记录成谱,形成了现在的“月儿高”古筝独奏谱。浙江曲属于弦索十三套的曲目有“海青拿鹤”、“将军令”、“霸王卸甲”、“普庵咒”,江南丝竹的有“四合如意”、“云庆”以及民间乐曲“高山流水”。也就是从56年上海音乐学院设立了古筝专业以后,培养出了一批如项斯华、范上娥、张燕、王昌元这样学生,后来这几位都成长为古筝演奏家。由于浙江曲脱离了合奏谱,也就加强了左手的按、滑、揉的技法,再加上本身受江南丝竹的影响,有快四点、长音摇指等技法特点。另外“弦索十三套”跟其它山东、河南等也不大一样,曲调表现的深度、广度要更大一些,表现层次也多方面一些,因此在61年的古筝教材会议,各地的老师开始了解了“浙江派”以及其艺术特点。
总页数:1   1    

上一篇:何宝泉老师讲解河南筝曲   下一篇:何宝泉老师讲解潮州筝艺
【刷新页>【加入收>【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