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筝曲主要依托是河南曲子,多在南阳一带唱,河南筝曲因为受南阳曲子影响,也分两大类,一类板头曲,相当于山东的大板头曲,版头曲也是六十八板。一种小调,一般是唱腔、民歌古筝化。有代表的还是板头曲,曹东扶先生最擅长板头曲;王省吾先生弹得界乎大小调之间;还有任清志先生专门弹小调,很少弹板头曲,四、五十年代这三位最典型。曹东扶先生在民间唱比弹还著名,他对河南曲子的了解就比较深刻,所以他弹的板头曲更有味道。河南板头曲比较高亢,具有北方那种热情奔放的音乐特性,从曲子唱腔来看也是属于梆子腔,另外还很悲壮,因为他们的曲剧,善于表现这种内容。
我是早期学河南筝的,也是跟曹东扶先生学了四、五年,我也是他认为最好的学生,我们学的时候是用钢弦筝,但从我现在教学体会到,我觉得开始起步时最好不弹河南筝,因为河南筝曲的有些音响是靠左手揉按的紧张度来完成的。
左手要出来比较密的颤音效果,容易造成左手紧张。依我个人看法,流派形成是艺术成熟的标志,但是形成流派的那天,缺点也就暴露出现了,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优点集中了,缺点也暴露了。河南筝演奏时,剔指--就是中指往外弹,也是用真指甲,出来的声音和我们称叫大撮的音质不一样;还有传统的摇指实际就是轮指,是用大指大关节的,这样容易出音头,第一个音符容易强调出来这是他们的特点。山东是比较平均的,浙江是密摇,更具连贯性。另外为了跟曲子结合好,游弹用得比较多,离开岳山、接近岳山时的音色变化多。典型曲目像“打雁”、“陈杏元的和番”、“陈杏元落院”、“思春”、“上楼”、“下楼”以及“双蝶翠”、“上河吊”等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