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一场场社区电影接连不断;一台台专题文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年来,琅琊区文化馆在社会文化的大舞台上创造出了喜人的业绩。
推“六进” 繁荣社区文化
该区文化馆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作目标,常年立足社区文化建设,不断开展群众性的“培训、阵地、辅导、创作”等文化活动。坚持创作和辅导两手抓,与街道、社区构建三级文化网络,以城区为中心,辐射郊区农村。目前,已形成了社区有文艺团队,一年四季有演出的群众文化工作新格局。文化馆在不断完善文化馆职能建设的同时,又提出了进农村、进社区、进厂矿、进广场、进学校和进部队的“六进”惠民政策,深入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仅今年6月份以来,区文化馆就先后为学校、社区、基层文化站等多家单位创作、排练节目。为了丰富琅琊区的群众文化生活,区文化馆对各个社区的纳凉晚会,本着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区的宗旨,营造群众参与、社区互动的氛围,从创作、辅导到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及主持人提供,文化馆都不遗余力地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还不断为琅琊区的群众文化创作新品和精品。
树新风 丰富群众文化
一直以来,该文化馆注重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廉政电影走进社区。该文化馆在抓好文艺创作、演出工作的同时,陆续开展廉政电影进基层活动。自今年7月份以来,文化馆先后将廉政电影送到49个社区,将投影仪、幕布、音箱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和廉政电影光盘无偿赠送给扬子、清流2个涉农办事处和9个村级站点,并对相关街道及村级点进行多次技术培训,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的投入,有效地促进社区文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区文化馆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区民生工程,并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自2008年成功建设两个村级农家书屋后,今年,区文化馆又为2个涉农办事处争取了6个农家书屋的建设指标,目前正在紧张的筹备和建设中。
求创新 弘扬传统文化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该区文化馆一方面求创新,谋发展;一方面练内功,强职能。区文化馆加大共建单位的创作和辅导工作,特别是廉政文化的创作工作;为第25个教师节精心创编、排练专场节目;积极筹备团拜会和送戏下乡活动;努力抓好老年艺术培训、少儿舞蹈培训和古筝艺术培训三个基地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认真筹备成立滁州市国际标准舞协会;仔细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初步摸底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且进入复查和录入数据库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汇编也已进入尾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