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古筝资讯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古筝资讯
 
焦裕禄与当代古筝业
    点击数:1680    更新时间:2010/9/12 14:04:48    收藏此页

   古筝是一件流传了二千多年的中国传统乐器,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的代表,这中间能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焦裕禄对中国当代古筝业乃至以板材作为主要导音材料的民族乐器产业,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外人到了兰考,很快会发现这里自然景观的独特之处。虽然位于中原大地,广袤的田野上也象塞外一样整整齐齐纵横交错种植着高大的树木,这显然是为了防风固沙,从而印证了当地风沙大的传闻。但与塞外种植杨树不同的是,兰考种的都是泡桐。而且不光地边,地里也散落着很多泡桐,公路两边、农家、村子里,迎风舞动的都是泡桐宽大的叶子
    关于兰考的泡桐,位于兰考市中心的焦裕禄纪念馆里有专门的说明:上世纪60年代初,河南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豫东重灾区兰考县,沙荒、内涝、盐碱肆虐,农业连年绝收,36万人的生命和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中央派焦裕禄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领导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焦裕禄为了寻找可以防风固沙的树种,特意去上海林业大学请了两名大学生,帮他们解决了生活问题,让他们留在兰考指导人们种树。泡桐就是他们共同选定的树种。焦裕禄留下的多幅照片里,都能看到宽大的泡桐树叶,可见当时兰考县的确是遍地洞桐
    焦书记在兰考只工作了一年就因劳累过度以身殉职,任何人只要看到他穿过的破烂不堪的衣裤,以及模拟他的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县委办公室,都会对兰考的洞桐产生一种莫名的尊敬
    焦裕禄60年代带领兰考人民种下的泡桐到80年代逐渐成材。这样大规模的泡桐产地引起了民族乐器产业的重视。经鉴定发现,兰考由于独特的地质条件,生长的泡桐木质疏松,毛孔较大,透气性好,从板材的一面吹口气,另外一面就会有凉风透过来,被外界称为“会呼吸的木材”。经过处理后,透音效果和共鸣性也非常好,而且抗腐耐热、绝缘隔潮、纹路清晰、不变形。1995年,国家轻工业部有关部门对兰考泡桐进行认证,一致认为“兰考泡桐的导音性能好,是制作以板材为导音材料乐器的首选”。目前,生产民族乐器的面板绝大部分都产自兰考。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兰考有这样的原材料优势,80年代中期时,当地几个有眼光的人自发到上海学习古筝制作技术并带回家乡,在兰考县城以北22公里的固阳镇创办了兰考的古筝制作业。现在,固阳已经成为北方最大的以古筝为主导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乡”。
    当年焦裕禄书记没有想到的是,他种下的泡桐不但改造了环境,解决了当时人们的吃饭问题,而且泽被后人,成为兰考人致富的基材,民族乐器的生产现在是兰考三大经济支柱之一。这种意料之外的结果是对他不朽英灵的最好慰籍吧。
总页数:1   1    

上一篇:筝来筝去   下一篇:乐器考级加考基础乐理知识
【刷新页>【加入收>【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