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们在免费学弹古筝。 本报记者谢菁菁 摄
每天下午放学后,沥林中学校园内热闹非凡:艺术团的快板声声响脆、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提起画笔刷刷作画、篮球队精彩开打…… “作为仲恺高新区以艺术教育提升品德教育的示范学校,沥林中学在蓬勃开展艺术教育后,不仅在德育方面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据沥林中学校长曾庆介绍,学校艺术班的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德育量化评比,在全年级都名列前茅。
据介绍,沥林中学以艺术教育提升品德教育的经验将在仲恺高新区内全面推广。
家长由担心转变为支持艺术教育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叠成一只只小船抛进海里……”沥林中学的语言班传来朗朗诵读声,不了解情况的人乍一听以为是在上语文课。走近一看,原来是语言班的孩子们在“打擂台”。此时在台上朗诵的是八年级学生周震,略显紧张的他随着表演的推进逐渐变得从容:“我在语言班学习了一年半,在与同学们的每一次竞赛中获得进步。我的目标是通过‘打擂台’让自己在语言班的排名靠前。”
现在周震不仅学习成绩在年级里进步了30多名,而且性格好了很多。“以前他有点浮躁,静不下心来学习,还会因为一句玩笑话跟人打起来。”班主任黄彩媚告诉记者:“一开始,周震的家长也不太赞成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总怕耽误了孩子的‘正经功课’,但看到周震现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的父母开始鼓励他抓住机会多上台表演。”
获评市首批德育示范学校
2008年起,沥林中学开始德育转型研究和实践,每年募集5万元资金用于艺术教育,聘请专业人士为指导老师,以课堂教学和兴趣小组的双重培养模式开展,结合品德教育主题,让很多农村娃免费学弹古筝、练舞蹈、学相声、演小品等。经过3年的努力,学生的整体素质发生了改变,学校还获得市首届“春蕾”文化艺术节戏剧小品类一等奖,并于今年获评惠州市首批德育示范学校。本报记者谢菁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