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古筝资讯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首页新闻中心 古筝资讯
 
老河口丝弦传承人--余家冰
    点击数:3042    更新时间:2009/6/17 22:48:28    收藏此页

 湖北台记者甘泉、襄樊台记者尹琳报道:

    正在演奏的乐曲是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的

    “老河口丝弦”,而作为老河口丝弦的传承人余家冰老人,在不久前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单上榜上有名。】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丝弦乐就在原光化县(今老河口市)流传,丝弦乐兴于河南省开封,老河口丝弦由河南传入,属汴梁小曲的分支,是民间艺人行艺和文人学士自娱的音乐,它的曲目丰富,曲风古朴、韵味典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动听,由于长期的演变,已具有浓郁的鄂西北民间音乐地方特色。

    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余家冰,成长在老河口市杨家巷里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从师民间音乐“奇人”王直夫,苦练丝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河口曾有一二十个丝弦班子,每到晚间和节假日,一些茶馆、商行的庭院内,处处是吹拉弹唱的丝弦之声。余家冰:

    【出录音: 丝弦老师的家原来都在(我们家)一个巷子里,我在东边住,他在中间住,他经常把古筝支到外面,我很小,因为我父亲是音乐教师,所以也是熏陶吧,喜欢音乐,这个时候很爱丝弦,非常好听,经常听我也会了,经常用笛子把他的丝弦曲子能吹下来,我这个老师也很喜欢我,所以以后就跟着他学。】

    “文革”期间,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加上老艺人们的相继去世,老河口丝弦曾一度面临失传。八十年代初余家冰调到老河口市群艺馆工作,而此时,老师王直夫已80岁高龄,余家冰意识到抢救保护“丝弦”迫在眉睫。

    保留“丝弦”的原生态,面临一个问题,每个曲目涉及到的乐器达十种之多,而哪一种乐器应该怎么演奏?这只有王直夫知道。由于当时没办法组织一个乐队来演奏,于是余家冰找了个录音机,对每一个曲目,由她唱,王直夫则循着调儿,将每一种乐器的演奏方法示范给她看。就这样,一边唱,一边又录又记,然后整理成乐谱,再经王直夫过目定稿。

    【出录音: 丝弦实际上是弹拨乐的曲种,就是完全用器乐把它演奏出来的,《打雁》它里面有一种枪声,手在我的琴上“嗵”的一声,(压混,唱《打雁》的曲子)。我那个老师有个特点,他弹的非常细腻,音乐素养非常好,表现非常形象。 】

    在王直夫老人去世前的两年中,余家冰把“老河口丝弦”原生态地保留了下来,王直夫也将他的音乐全部传给了余家冰。现在老河口丝弦已记谱100多首,除保留有著名的丝弦乐曲“三思”(《思乡》《思春》《思情》)外,还有《高山流水》《打雁》《赏秋》《小乔哭周》等20多首名曲,均被《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收录。余家冰老人告诉记者,他们将对老河口丝弦进行创新,在保持曲牌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使乐器的编制更丰富,让丝弦的表现力更厚实,力争把它搬上舞台,扩大影响力。

    【出录音:下一步,一个我有两个小孩,让他们好好学,还要传承,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这个丝弦的乐队办好,我也想把把“国乐研究所”恢复起来,所谓一个丝弦的传袭所,你谁愿意学,你都可以来,这样我传承起来也比较方便。】

总页数:1   1    

上一篇:扬州民间艺人有望评职称 最高等级为中级   下一篇:宋祖英低调宣传演唱会“百鸟归巢”震撼登场
【刷新页>【加入收>【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