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网站首页
培训中心
古筝资讯
古筝产品
古筝教学成果
学员风采
古筝曲集锦
古筝资料
联系我们
古筝资讯
古筝资料总汇
玉莲及古筝名家照
古筝资讯
古筝乐谱
上海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王中山资料
古筝教程
古筝名家简介
古筝论文
学筝指南
音乐知识总汇
古筝美文
贵阳古筝班招生信息
艺术高考专栏
博雅轩
古筝问题解答
新筝课堂
古筝考级
小红花公示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请选择-
产品
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古筝教程
教案式古筝教材
点击数:12967 更新时间:2009/6/1 20:15:23
收藏此页
古筝
教程前言
本教程是一本适用于儿童的
古筝
初级入门教程,是教案式的
古筝
教程。教材中讲授了
古筝
最基本的
演奏
技巧和训练曲目,使学习者对
古筝
及其
演奏
方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作者根据教学适用的原则,对每一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对每一课的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在教材后半部分安排了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注意从一开始就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的基础训练,有利于今后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本教材学习时间为三个月,总课时为二十四个课时,每周一次课,一次课两课时,每课时四十五分钟,两课时共九十分钟。每次的授课内容分为两部分,七十分钟的
古筝
教学和二十分钟的视唱练耳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上课进度和还课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本教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生动易懂,无论是对于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有很好的帮助。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
古筝
基本构造介绍
2. 学戴
古筝
指甲(义甲)
3.
古筝
坐姿、基本指法“勾”“托”
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
古筝
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掌握
古筝
演奏
的基本要求及指法“勾”与“托”。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教学过程:
一. 入门知识讲解
1
古筝
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
(1)琴弦:现多用尼龙缠弦,以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的。
(2)琴码(又称:雁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
演奏
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2. 学戴义甲
(1) 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左上方斜出45度佩戴
食指、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
(2)学生练习佩戴义甲,教师和家长指导学生佩戴
注意:佩戴时义甲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3.
演奏
姿势
(1) 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
(2) 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3) 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4) 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在
演奏
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5)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演奏
姿势正面图
演奏
姿势右侧图
演奏
姿势左侧图
三. 指法讲解与练习
1. 分辨琴弦
提问:
古筝
共有多少根琴弦?分别有几种颜色?
答:有21根弦。两种颜色:白色、绿色。
讲解:认识绿色琴弦,绿色琴弦都唱“5”(sol),共有四根绿色琴弦,有粗有细,由细到粗,分别代表
高音5;中音5;低音5;倍低音5
练习:教师报出音名,学生在琴弦上指出,进行认弦练习。
2. 指法讲解、练习(以下练习根据年龄,一年级以下学生用扎桩法)
在学习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五指用手抓东西的感觉,五个手指向掌心抓,然后再练习指法。
“勾”:符号 ;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中指放在中音5上,中指向掌心拨弦。用义甲尖触琴弦(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勾指法练习”谱例)
学生练习: 跟着老师的节拍弹奏
教学生进行识谱练习:5上面是指法,下面是音符。弹奏时,先找到所要弹奏的音符对应的琴弦,再看是哪个指法(即用哪个手指弹奏)。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托”:符号 ;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大指放在中音5上,大指向掌心拨弦。用义甲尖触琴弦(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托指法练习”谱例)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注意:两种指法的练习,是手指主动拨弦,手指的关节要充分活动。不要用整个手臂的移动拨弦。
课后练习:
1. 能熟练的佩戴义甲。复述
古筝
各部位名称。熟悉4根绿色琴弦的位置及音名。
2.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弹奏练习指法“勾”“托”各五组,每组十遍。(或每天练琴半小时)
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
注意:在练习中注意孩子的手腕,既不能向上凸出,也不能向右侧凸出。手腕应放平并在
演奏
过程中保持住。当孩子的手型开始变样,不要强制性地掰弄孩子的手,应该让孩子先停止练习,将手型重新摆好,再开始练习。
第二课
教学内容:
1. 复述
古筝
各部位名称。
2. 复述四根绿色琴弦的名称;教授所有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音名及排序规律。
3. 复习检查指法“勾”“托”。
4. 教授指法“抹”与“小撮”
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弹奏指法“勾”“托”,并初步掌握指法“抹”“小撮”,能够准确唱出
古筝
各个琴弦的唱名,并记住琴弦的排序。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古筝
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
(1)琴弦;(2)琴码(又称:雁柱);(3)岳山;(4)面板;(5)调弦盒;
复习时,教师可打乱次序,边指相应部位,边让学生说出名称。
2 .复习四根绿色琴弦的名称
指出任意一跟绿色琴弦,让学生报出琴弦的音名。如:高音5等等;可反复多次进行。
二. 介绍
古筝
琴弦的排序及所有的二十一根琴弦
( 倍 低 音 组 ) ( 低 音 组 ) ( 中 音 组) ( 高 音 组 )倍高音组
古筝
的弦序是按1、2、3、5、6循环的顺序进行排列的。只要记住其中任意的一组即可推出其它组,共有五个音区,分别是倍低音组、低音组、中音组、高音组、倍高音组,唯一特别的是注意倍高音组是由倍高音1一个音构成的,所以共有21根弦。
三. 指法复习及新指法的讲解与练习
1.“勾”:要求学生能够说出
演奏
的手指,名称及记谱符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节奏练习。
教师检查手型、触弦、节奏准确性等情况,及时纠正。(最好能够培养学生边数节
奏边练习的习惯,在心中默念节奏)
“托”:教学过程如上。
2. 新授指法“抹”“小撮”
“抹”:符号 \ ;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食指放在中音5上,食指向掌心拨弦。用指尖触弦。手指向掌心方向弯曲(教师边示范动作边讲解)学生可跟着作练习。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抹指法练习”谱例)
“小撮”:符号 ;该指法的符号是“托”和“抹”的组合,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大指放在中音5上,食指放在中音2上,抹,托同时弹弦。
教师示范:数拍弹奏(见“小撮指法练习”谱例)
注意:弹奏小撮指法时,大指一定要与食指相对,“抹”、“托”同时触弦,注意触弦后虎口呈圆形。(即两个手指的小关节充分弯曲,有捡豆子的感觉)
课后练习:
1. 能熟练的佩戴义甲。熟练指出
古筝
各部位名称。
2. 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及位置。
3.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各五组,每组十遍。
4.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
(或每天练琴三十分钟)
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
注意:在练习过程中,继续注意孩子的手腕,在
演奏
过程中要保持放平。在弹奏小撮时,手指关节要充分活动,手不可跳起。
第三课
教学内容:
1. 能够熟练正确地说出
古筝
二十一根琴弦的排列顺序,能够准确报出任意一根琴弦的音名。
2. 复习检查指法“勾”“托”“抹”“小撮”。
3. 学带左手指甲。
4. 教授左手指法:颤音(吟)。
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准确唱出
古筝
所有琴弦的唱名,并记住琴弦的排序。并在手型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的弹奏技巧。初步掌握左手颤音的弹奏方法,训练学生左右手
演奏
的协调性。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古筝
琴弦排序知识
1. 教师和学生一起将二十一根琴弦的排序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报出来(边指边说)
如:倍低音的1、倍低音的2……、低音的1……、中音的1……、高音的1、高音的5……、倍高音的1
2. 教师指任意一跟琴弦,学生回答是什么音区的什么音,多做几次练习,了解学生对琴弦排序的熟悉程度。
二. 指法复习及检查
1. 指法“勾”“托”的复习
请学生说出“勾”“托”指法弹奏时的要求:手型、触弦、弹奏时的要求。
全体学生按固定节奏进行指法练习。弹奏过程中教师逐个检查并纠正错误。
2. 指法“抹”“小撮”的复习
“抹”:要求学生说出
演奏
的手指,名称及记谱符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节奏数拍练习。
教师检查手型、触弦、节奏准确性等情况,及时纠正。
“小撮”:教学过程同上。(注意食指与大指
演奏
完毕后,两指弯曲形成一个圆形)
三 左手带指甲, 方法同右手,大指指甲方向向右弯曲45度
老师示范,然后学生练习佩戴
四 新授左手指法“颤音”
1. 颤音:又称“吟”弦。符号 ;右手弹弦之后,左手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
步骤一:先单独练习左手动作,在琴弦上先练习排皮球的感觉。
手型:左手握拳,掌心向下,将左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并齐,稍微弯曲呈弧形轻放在琴弦上,大指小指自然放松放好,整个左手有点像数字六的手势;
动作:在保持手型的基础上,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十次上下算一组。(一开始慢练,随着熟练程度慢慢加快速度)
左手正视图
左手侧视图
教师示范:把左手放在中音5琴码的左侧,离琴码20厘米左右处(一掌左右)均匀地上下起伏按、松琴弦十次。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步骤二:两手协调弹奏练习。
左、右手在琴码的左右两侧同弦放好,一定要在右手弹弦之后,左手再用刚才练习的动作进行
演奏
。
步骤三:教师示范两组,学生按节奏练习。(左手均起伏十次,教师喊节奏,学生跟着节奏进行练习)
在中音5上练习。右手指法“托”。左手练习颤音。
再由高音5开始到中音5结束进行两个手的移动练习。
注意:教师在示范时要放慢左右手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弹和颤音是两个不同时进行的动作,可示范错误动作以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学生犯错。
课后练习:
1. 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
2.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
3 熟练佩戴左手指甲
4. 颤音练习
(或每天练琴四十五分钟小时)
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
注意:由于儿童尤其是6岁以下的儿童手臂力气较小,在练习左手指法时,容易出现利用肩膀去使劲儿按压琴弦的情况,造成左臂明显抬高,手腕突出,指关节塌陷的现象,还有肘关节僵死,用整个肩膀上下扇动而产生的颤音。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的肩臂腕放松,用前臂通过腕带动指尖下压倒琴弦上,然后上臂、腕提起,手和腕放松,使弦音恢复原音高。左手颤音时上下幅度一定要均匀。 (找拍球的感觉)
第四课
教学内容:
1. 继续复习检查指法“勾”“托”“抹”“小撮”。
2. 检查左手指甲的佩戴情况以及左手指法“颤音”
3. 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划出拍法
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的弹奏技巧。熟练佩戴左手指甲,掌握左手指法“颤音”。通过视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划出拍法,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复习指法“勾”“托”
全体学生按固定节奏进行指法练习。弹奏过程中教师逐个检查并纠正错误。
2. 指法“抹”“小撮”的复习
全体学生按固定节奏进行指法练习。弹奏过程中教师逐个检查并纠正错误。
二 复习左手佩戴指甲及左手指法“颤音”
1 让学生自己佩戴左手指甲,教师进行逐一地检查并进行纠正
2 先集体进行颤音练习,然后进行个别检查,教师进行指导纠正。
三 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并划出拍法
1 教学生认识乐谱
在谱子的最前面有调号和拍号:
1=D 是调号,代表了这首乐曲的调式,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所使用的均为D大调乐曲。
4/4 是拍号,代表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2讲解节奏:
首先认识什么是八分音符。
在音符的下方有一条直线,叫做减时线,有一条减时线的音符称为八分音符。用划拍法来表示的话,就是每个音符对应一个“↓”或“↑”。两个八分音符组成一个四分音符,即为一拍。在乐曲的中间有很多竖线将乐曲分为很多小节,该竖线称为小节线,每个小节都四拍,即为四个四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所对应的拍法为 ↓↑。
附点:(写在音符右下方的小圆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如:四分附点音符相当于一个四分音符加一个八分音符。第一小节,重点讲解。
第二小节的最后一拍是延时线,表示前面的一个音符延长一拍,也就是要
演奏
两拍,在
演奏
中要延长准确,不可抢拍。
教师用↓↑在谱子上划出拍法,学生跟着一起划。教师边唱边划出节拍进行示范。学生伸出手指跟随老师练习第一小节。
3 让学生按照第一小节老师的示范,将全曲的旋律划上拍法。教师进行检查纠正。
课后练习:
1. 熟练辨认二十一根琴弦的名称。
2.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抹”“小撮”各五组,每组十遍。
3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左手指法颤音慢速、中速各五组,每组十遍。
4 视唱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曲谱,打准节拍。
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
注意:在打节拍时,口与手要保持一致,注意附点音符的准确性。
第五课
教学内容:
1. 复习检查指法“勾”“托”“抹”“小撮”。
2. 复习检查左手指法颤音
3. 教授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的弹奏技巧,和左手颤音的
演奏
技巧。初步掌握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学准备:节拍器一个,音箱一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复习右手指法“勾”“托”“抹”“小撮”及左手指法“颤音”练习。
颤音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检查指导。
二 教授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1. 老师用小撮
演奏
全曲,让学生对全曲有一个整体的感受。
2. 看清楚乐谱,上面的音符是大指
演奏
,下面的音符是食指
演奏
,只要看清大指的旋律,食指以小撮的指法跟进即可。带领学生找准第一小节的音符,后面的可让学生自己寻找。
3 以小节为单位进行教学,教师先进行示范,学生再跟着进行练习,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两小节为一个乐句,每一个乐句的末音要加上左手的颤音。
教师师范,学生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课后练习:
1.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指法“勾”“托”“抹”“小撮”各两组,每组十遍。(速度稍快)
2 每天按节拍器节奏练习左手指法颤音中速、快速各五组,每组十遍。
3 每天练习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最好能够边唱边弹,要连贯。
节拍器调至四分音符,每分钟60拍
(或每天练琴一小时)
注意:由于儿童初次接触节奏,在
演奏
过程中容易出现遇到音符较少的小节速度加快,遇到音符较多的小节会突然降慢
演奏
速度的问题,因此在练习中要强化节奏意识,严格按照拍子
演奏
,速度可以慢一些,但是要求节奏要稳,
演奏
要连贯。可训练儿童在
演奏
前进行唱谱,唱熟曲谱之后再进行
演奏
练习。
第六课
教学内容:
1. 复习检查指法“勾”“托”“抹”“小撮”。
2. 复习检查左手指法颤音。
3. 复习乐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4. 教授左手指法“上滑音”“下滑音”以及上滑音和下滑音的组合。
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右手已
总页数:
3
1
2
3
上一篇:
袁莎《古筝演奏入门初级教程》1—30课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资讯了
【刷新页>
【加入收>
【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