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网站首页
培训中心
古筝资讯
古筝产品
古筝教学成果
学员风采
古筝曲集锦
古筝资料
联系我们
古筝资讯
古筝资料总汇
玉莲及古筝名家照
古筝资讯
古筝乐谱
上海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王中山资料
古筝教程
古筝名家简介
古筝论文
学筝指南
音乐知识总汇
古筝美文
贵阳古筝班招生信息
艺术高考专栏
博雅轩
古筝问题解答
新筝课堂
古筝考级
小红花公示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请选择-
产品
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古筝名家简介
青年古筝演奏家宋心馨
点击数:3198 更新时间:2010/11/29 13:52:25
收藏此页
宋心馨,著名青年
古筝
演奏
家,我国首位身兼文华奖金奖、金钟奖金奖、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金奖的
古筝
演奏
家。中央音乐学院 硕士研究生。宋心馨 中国政府最高奖“文华奖”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的双金奖获得者。
1989年秋天,宋心馨出生在洛阳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宋剑波从部队转业后在洛阳轴承研究所工作,母亲关晓红是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的一名员工。小心馨4岁那年,她的爷爷给她带回来一台电子琴。看到孩子非常喜欢,心馨的父母一合计,把她送到一个音乐班学习。在那里,
演奏
中的宋心馨她遇见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孙丽丽。
开学第一天,孙老师用手拍着巴掌教孩子们熟悉音乐的节奏,借以培养他们的乐感。孙老师惊奇地发现,不管多长的一段音乐,她只要拍过一遍之后,宋心馨都能非常准确地重复出来。孙老师高兴地摸着她的头说:“小姑娘,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专业音乐
演奏
者。”不出孙老师所料,宋心馨很快就表现出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并在一年后的“六一”儿童节洛阳市电子琴表演大赛上夺得儿童组第一名。
1996年,7岁的宋心馨师从洛阳
古筝
艺术团团长娄金萍,开始学习
古筝
演奏
。宋心馨回忆说,10岁前的那段练琴时光对于她来说是漫长而又略显枯燥的。也难怪,正值好动贪玩的年龄,上小学的她每天放学回家后不能看电视,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却要一头扎进书房里练琴,而且一练就是3个小时,这对一个孩子来说能不觉得枯燥吗?在那3年里,他们家每天吃晚饭的时间都以心馨练琴结束的时间为准。
宋心馨说,从小她就喜欢看电视,自打练琴后父母就再也不允许她看了。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就偷偷把电视机打开,看上一会儿,到了父母快下班的时间就赶紧把电视机关上,然后用湿毛巾敷在电视机的散热壳上,并打开空调降温。为了能看会儿电视,大冬天她也把空调打开降温。这一招让她躲过了母亲不少责罚。不过,聪明的父亲似乎总能发现心馨偷看电视的蛛丝马迹,但是体谅到孩子的苦衷,他从不点破。
1998年至2000年,宋心馨在别人的推荐下到北京拜师求学,先后师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古筝
演奏
家孙欣和中国
古筝
演奏
家、教育家
王中山
。回忆起这段求学经历,宋心馨说,那是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和
古筝
演奏
融为一体,她彻底爱上了这项民族艺术。
从被父母逼着苦学,到自己主动练琴,一天不摸琴就茶饭不思,宋心馨完成了心灵上的蜕变。她说,那段日子里,每隔一两个星期,到了周五晚上,母亲就会带着她坐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周六上午,娘儿俩赶到老师的家中接受几个小时的训练,晚上再匆匆搭上返程的列车,到次日早晨才风尘仆仆地回到洛阳。
关晓红说,当时一家人的收入并不高,为了省钱,头几回她买的是硬座票。发现心馨疲惫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了练琴的状态后,她就咬牙给孩子买了卧铺票,一家人节衣缩食省出钱来给心馨创造条件学习。关晓红曾试探着问心馨:“心馨,练琴这么苦,还花钱,咱们不练了吧?这样就可以给你买好吃的零食和漂亮衣服了。”不料,10岁的心馨一脸严肃地告诉妈妈:“不行,我喜欢
古筝
,你们一定要对我有信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时期的宋心馨,先后获得洛阳市青少年才艺大赛优秀表演奖、中小学生声乐大赛第一名。这些成绩更坚定了她前进的信心。
宋心馨艺术照异乡求学 孤独感使她把
古筝
当成心灵的至交
2001年,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备考,宋心馨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12岁的她,只身前往北京求学。身在异乡,无亲无友,能够和她相伴的只有一架陪了她5年多的
古筝
。
平生第一次住校,宋心馨表现出了些许不适应。在她就读的班级里,40多个同龄人差不多近一半有家长陪读。而宋心馨的父母因为忙于工作,根本无法长期在北京停留,母亲关晓红只能每过一个月抽空到北京看孩子一次。心馨自小非常独立,也很要强,在北京的日常起居她很快做到了自理,但背井离乡的孤独感却时常笼罩着她的心田,想家时她就常常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为了驱散心中的孤独感,宋心馨每天花去一半的时间练琴,就连上文化课的课间10分钟她也要跑到琴房去,看一眼自己的“挚友”。渐渐地,她和
古筝
有了一种心灵相通的默契,感到孤独时就抚琴一曲。宋心馨说:“我没有把
古筝
当成一件纯粹的乐器,而是把它当成知音,当成心灵的至交。我的喜怒哀乐都通过指端诉说给它听,它能帮我分享孤独。”
在北京的6年时间里,宋心馨一直跟随
王中山
老师学古
筝
。在这里,她体味到了
古筝
给心灵带来的那种震撼般的快乐和心灵的升华。
她说,每次授课的时候,王老师着重给她讲解的并非弹奏古曲的指法,也不过分要求每个音符的精准度,而是重点介绍古曲的背景故事,旋律和音符要传达的信息、要表达的主题和意境。宋心馨渐渐明白,磨砺内心要比苦练基本功更为重要,因为只有不断提升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才能体味到乐曲当中的玄妙,才能通过指端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
此后,她喜欢上了唐诗宋词,喜欢上了那种凄婉忧伤又略带缱绻的情愫。在她弹奏的乐曲当中,以江南的古曲居多,直到今天她仍义无反顾地喜欢柳永的诗词。她常备有一个小本子,将读罢诗词之后的感触、那种心有灵犀未可名状的情绪都随手写下,然后在
古筝
弹奏练习中细细回味。
文化熏陶和音乐滋养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对宋心馨产生了厚积薄发的效果。2002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首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中,她获得了
古筝
少年专业组的铜奖。同年10月,她又获得了中国音乐学院“第六届刘明源奖学金”乐器大赛第一名。她参赛的曲目《溟山》,即便音乐学院的研究生都要练习半年以上,而她一个初中生只练习了不到两周就获了奖,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宋心馨说,自己对音乐独特的领悟以及刻苦练习才使她在短期内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练好《溟山》,她每天练琴10个小时,为此弄得手臂肌肉拉伤,肿起了厚厚一大块,险些未能参赛。母亲得知心馨的情况后,关切地提醒她要适可而止,否则有可能影响到将来的音乐寿命。
天道酬勤,2005年是宋心馨收获的一年,16岁的她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民族乐器
演奏
赛少年组金奖、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
古筝
比赛银奖等。
“用心去弹奏,去细细地品味、享受比赛,才是最快乐的事情”
时隔一年后的今年6月,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比赛再次包含了
古筝
项目。宋心馨欣然报名参赛。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亲友团的助威,宋心馨独自到了南京。
宋心馨说,她参加比赛从来都不为自己设定预期的名次。“用心去弹奏
古筝
,把赛场当成一种特定的演出场所,去细细地品味、享受比赛,这才是最快乐的事情。至于比赛结果,并不重要”。
正是拥有这样的心态,靠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对
古筝
乐曲的独特理解,宋心馨一路闯关,最终将金奖揽入怀中。
有意思的是,当主持人宣布金奖得主是3号选手时,性情恬淡的她正在回味刚
演奏
完的那首乐曲,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周围的选手向她鼓掌祝贺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就是那个获奖的3号。
面对未来,宋心馨充满期待。她说,
古筝
演奏
并非简单的音符处理的技巧,它需要
演奏
者在文化素养和音乐修养上具备深厚的功底和丰富的内涵,来不得半点浮躁。她会珍惜生活赋予她的人生经历,从中去感悟生活、感悟音乐,坚定地在
古筝
演奏
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成为一名造诣深厚的
古筝
演奏
艺术家。
7岁习
筝
,2000年师从中国著名
古筝
演奏
家、教育家
王中山
老师。2001年以
古筝
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在校期间,连续多年以专业全年排名第一的成绩被评为专业优秀生及一等奖学金。2007年成为被中央音乐学院免试录取的第一位外校学生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中国著名
古筝
演奏
家,教育家李萌教授。
所获奖项
宋心馨艺术照2002年:获文化部“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器乐独奏比赛
古筝
少年专业组铜奖;中国音乐学院第六届“刘明源奖学金”第一名。
2005年:获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双鹤杯”
古筝
比赛一等奖;
文化部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
第二届全国民族乐器
演奏
比赛——
古筝
少年专业组金奖;
小型乐器组合组铜奖;
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
古筝
比赛银奖。
2006年:获中国音乐学院第八届“刘明源奖学金”第一名。
2007年:获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
古筝
比赛金奖。
2008年:获文化部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三届全国民族乐器
演奏
比赛——
古筝
青年专业组金奖;
小型乐器组合组银奖;
2008年度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成为全国艺术院校首位获得此项奖学金的学生。
多次参与CCTV风华国乐栏目的录制,担任独奏,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乐器》等多家杂志媒体也对其的获奖经历进行了专访
2002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首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中,她获得了
古筝
少年专业组的铜奖。同年10月,她又获得了中国音乐学院“第六届刘明源奖学金”乐器大赛第一名。2005年,16岁的宋心馨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民族乐器
演奏
赛少年组金奖、2005年获文化部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全国民族乐器
演奏
少年专业组金奖、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
古筝
比赛银奖等。
2007年,荣获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古筝
组金奖。同年保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师从著名
古筝
教育家李萌。2009年,荣获第二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
古筝
中青年组金奖。
在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古筝
比赛中,年仅18岁的青年
演奏
家宋心馨一枝独秀,最终将晶莹剔透的金钟奖金奖水晶奖杯紧握手中。
宋心馨7岁学习
古筝
,2001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著名
古筝
演奏
家
王中山
,2007年免试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著名
古筝
演奏
家李萌。参加过多项
古筝
赛事,2002年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一届民族器乐独奏比赛中获
古筝
少年专业组铜奖,2005年获文化部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全国民族乐器
演奏
少年专业组金奖,同年获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
古筝
比赛银奖。
谈及自己的得意门生,
王中山
言语之中透着赞许:“接触宋心馨,从11岁到现在18岁了,教了她这么多年,我也常感慨她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表现。首先她有很好的音乐素养。和当下许多喜欢时尚的年轻女孩不大一样,宋心馨很古典,她推崇严肃音乐,内心有音乐思想;她喜欢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书籍,还学着写古典诗词,具备了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这就使人感觉
古筝
和她很搭调,在她身上体现得很统一。我也有别的优秀的学生,像上一届金钟奖
古筝
金奖获得者任洁,我也曾经教过她,但她和宋心馨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任洁的音乐里透着时尚现代,而宋心馨的音乐表现更侧重于建立一种对传统继承发扬的情感,有一股感人的力量贯穿其中,年龄不大,表现音乐却非常深入。
宋心馨艺术照其次是她自小学习
古筝
,受过艰苦的训练,比其他同龄人付出了更多的代价,扎实的功底使她的音乐在整个表现中功利性不强。很多人是为了取悦于评委、观众而去表现音乐,而她的音乐很有个性,摒除了一切功利的杂念,只让音乐成为最终的出口,这也是她的音乐深刻感人的原因。别看她长得一副娃娃脸,表现音乐却很有力量,感人肺腑。
另外,她能取得金钟奖金奖这么好的成绩,也和她平常超大时间量的刻苦练琴、多参加比赛不断锻练自己、提高自己有关。金钟奖作为全国唯一常设综合性专家大奖,各地音乐院校都非常重视,选手都是久经沙场,准备充分的,为了备战金钟奖,宋心馨每天都要花八个小时的时间来练琴,时间长,曲目量大,难度大,一项项的困难和挑战她都努力克服了,所以才能取得好成绩。”
总页数:
1
1
上一篇:
古筝教育家李婉芬简介
下一篇:
浙江古筝名家孙文研
【刷新页>
【加入收>
【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