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莲官方网
会员
密码
网站首页
培训中心
古筝资讯
古筝产品
古筝教学成果
学员风采
古筝曲集锦
古筝资料
联系我们
古筝资讯
古筝资料总汇
玉莲及古筝名家照
古筝资讯
古筝乐谱
上海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中央音乐学院考级筝谱
王中山资料
古筝教程
古筝名家简介
古筝论文
学筝指南
音乐知识总汇
古筝美文
贵阳古筝班招生信息
艺术高考专栏
博雅轩
古筝问题解答
新筝课堂
古筝考级
小红花公示
信息搜索
关键字:
范 围:
-请选择-
产品
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
古筝论文
《出水莲》 客家古筝浅析
点击数:3032 更新时间:2012/6/27 11:40:54
收藏此页
在
演奏
上,客家
筝
曲具有很多特点,这里只简要介绍一些较典型的。
一、花指和其它流派的不同,往往只用若干个音,似有若无地对旋律进行修饰,使音乐听起来典雅古朴。我们可以在《出水莲》这首曲子中看到这个特点的体现。但
演奏
时不用太过拘泥,只要把握好这个特点的内涵就可以。
二、揉弦、滑音和回滑
客家
筝
左手揉弦一般较慢,和颤音有明显的区别。使
筝
曲具有高雅的情调和深邃的韵味。特别是“软弦”乐曲中一些重揉揉弦的时值都较长,令人有从容不迫、荡气回肠的感觉。
客家
筝
富于特点的滑音和回滑音,是表现客家音乐风格、音乐韵味重要的表现手法。
如滑音就有即时滑音、一般滑音、延时滑音等。这两种技巧的运用是千变万化的,是客家
筝
的个性所在,也是
演奏
者个性所在。但是这些滑音、回滑音在
演奏
中或是具体的某首
筝
曲中,都是不能固定化、技巧化或程式化的。那么,怎样掌握这些貌似繁杂的技巧呢?我认为,一个变化的音,都可以看成由固定音部分和变化音部分组成,在
演奏
中,通过在单位时间内(如一拍、半拍)控制这两个部分的比例,就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或说种类。
客家
筝
和潮州
筝
有许多相同之处,其左手体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如上面说到的揉弦、滑音等,都与它们使用的钢丝弦
筝
有关。因为钢丝弦
筝
余韵较长,可以做到一音数韵。
三、旋律的高低翻变
就是将某段旋律进行八度的高低处理,如《蕉窗夜雨》后面几遍旋律的反复变奏,就采用了高低翻变的处理。
下面讲讲我对乐曲的理解和处理:1994年广东钱热储先生主编《乐剧月刊》,在刊中特选一些清乐调乐曲,并为乐曲作了题解。《出水莲》的题解是这样写的:“题曰出水莲,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其艳嫩也。凡软弦诸调,均可用此调起板。”又云:“出水莲描写莲塘萧散,秋凉景色,富有睹物伤时之意。”中国的传统乐曲,除了极少数直抒胸怀的乐曲外,很多都是通过借物、借景抒情的,而且蕴含的感情还是多方面的。如浙江的《
高山流水
》,包含更多的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山东的《
高山流水
》则是
筝
友相逢喜欢弹奏的曲子,既有对知音难求的感慨,又有对方尊为知音的意味。《出水莲》如果象题解所说的那样:“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其艳嫩也。”显然浅显了一些。即使“富有睹物伤时之意”,还是不足以表现乐曲的全部内涵。乐曲还表达了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种高尚品格的赞颂,引申为对世俗的抨击,对不甘堕落,保持独立人格、高尚情操的人们的歌颂。还包含有把自己喻为莲花,被俗世孤立的寂寞和怀才不遇的情绪。这首乐曲,还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在人心不古、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社会状况下,是做象莲花一样纯洁高尚的人,还是做随波逐流、追腥逐臭的卑下者?选择前者,固守人格,等于选择了孤独、清贫。选择后者,可能活得滋润而又失去自我。何去何从?在乐曲的当中,还应该表现这种思考和挣扎。
下面以饶宁新先生弹奏的《出水莲》版本,对乐曲进行详细讲解。首先,先来了解乐曲的结构和层次。乐曲由(一)、(二)、(三)、(四)大段组成(见附录乐谱),第四段是《西调》(一名《薰风曲》)中板进行软弦化处理的。为什么要接奏《西调》中板?一是客家
筝
有联奏的传统,二是为了更好表达乐曲意境,下面会具体分析。
第一段可以分为三个乐句。第(1)句可以看做是乐曲的引子。《出水莲》全曲的感情是多层面的:有对世人皆爱牡丹而不识莲花的感慨;有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赞颂;有把自己比作莲花,但无人赏识的孤独和幽怨;有对世俗的抨击和愤慨……多种感情揉合在一起。所以第一句弹起来,应该给人感慨万千的感觉。弹奏时,速度宜慢,且第一拍力度要足够强,整句的力度是由强趋弱的。第三拍4的颤音可以强烈些,才能表达出思绪强烈的效果。另外,弹乐曲就象写文章一样,讲究“凤头、熊腰、虎尾”,意思是开头要华丽,中间要丰满,结尾要有力。第一句弹出来,能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才能吸引听众,让其慢慢进入乐曲的意境。
第(2)句是第(1)句旋律的重复。但决不是简单的重复。如果把曲子看做是一个故事,第(1)句是交待故事背景的话,那第(2)句则是故事的开始。可以理解为对莲花的外在的描写。所以在旋律的处理上加了一些花,使其不会象第(1)句那么缓慢凝重,显得轻快、明亮一些。所以弹奏时,不但要弹得流畅,而且速度可以稍快一些。到第(2)句第四小节第四拍的时候,速度要恢复到原来的速度,力度趋弱。 第(3)句的开头第一拍要弹得比第(2)句的结尾强一些,从技术上说,是拉开层次的需要,第二,则象一个观者,在看到莲花之后,触动了心事,开始了联想。到第六小节的地方,要弹得黯淡、柔弱一些,好像在问:莲花如此美好,为何却长在污泥之中?世间有几人识得莲花的高尚情操?到第九小节,力度和色彩又要有一个变化,即力度要强一些,色彩要明亮一些。第十小节第一拍的低音7在未上滑前,要加幅度较大的颤音。从第九小节开始,旋律逐渐走向低音,要弹得低沉黯淡一些,充满了对莲花的无限感叹,对世事万般无奈的情绪。
第(二)段第开头第(1)句,情绪又应该有一个转换,不能低沉黯淡,而要弹得稍为坚定、有力,一气呵成。有莲花冲破污泥,婷婷出水的意味。第五小节用南派指法快速勾托1代替摇指,力度要从弱到强再到弱,如莲花、莲叶迎风摇曳的姿态。
第(2)句是第(1)句和第(3)句的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句子从第四小节开始加速,到第五小节的大撮2,力度应该强一些。蕴含对莲花的崇尚之情。
第(3)句,相似句式的反复的和由低转高、由高转低的旋律,仿佛表现了对莲花的叹惋和对人生如何抉择的思考。力度的变化,也应跟着旋律的高低走向响应进行强弱变化。
第(4)句的情绪显得深沉厚重。仿佛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徘徊后,对人生道路的毅然选择。所以从第六小节速度开始加快一些,力度饱满一些,以反映这种情绪。
第三段,开头要弹得清朗一些,仿佛是战胜自我的一种轻松和愉悦,象雨后的莲花般清新和美好。
第四段由《西调》中板反复三次组成,采用客家
筝
高低翻变的手法,在情绪上是越来越强的递进关系,一方面,表现了对莲花崇高品质的赞美。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以己为莲、摆脱世俗的决心和精神。开头宜慢、弱,再逐渐加强。但力度并不是一味的逐渐加强,而是要有起伏。
以上是我弹奏《出水莲》过程中产生的一点感受和想法。必须说明的是,这只是代表我个人在弹奏这首乐曲时的大概的体会。实际上,每个人在弹奏时的感受都有所不同,即使是同样的一个
演奏
家,由于受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每次弹奏同一首乐曲,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感情。但我还是想把它写下来,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我在弹奏时是怎样根据情绪的变化来处理乐曲的,好给大家一个参照的镜子,即使这个镜子可能是哈哈镜……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怎样使乐曲弹得有韵味、感情,是一个令人头痛和讲不清楚的问题。我想,可以从“乐曲给了我什么样的感情?”和“怎样调动技巧来表达这种感情?”这两个问题入手。弹一首乐曲,熟记其旋律是基础。然后再通过用心去反复倾听、咏颂、弹奏,调动你的一切情感和想像,去体会乐段、乐句所能引起的某种感情,再根据你所表达的某种感情,选择恰当的技巧,通过反复的弹奏,不断加深这种感情的表达。
来源:华音网
总页数:
1
1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资讯了 下一篇:
关于青少年“古筝热”潜伏问题的思考
【刷新页>
【加入收>
【打印此>
【关闭窗>
古筝培训|古筝培训班|贵州古筝培训|贵阳古筝培训|陈玉莲官网 © 2008-2010 版权所有
黔ICP备11001193号-1
邮箱:guzhengpx@qq.com 电话:13595081010 地址:贵州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
散客时代
贵公网安备 520102020039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