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筝新筝技法教程》——第三章双手勾托(2)
双手勾托的练习,应分步进行。最开始时,对乐谱的熟练程度不够,可以先双手分练,将各自乐谱的大致规律找到。在对乐谱比较熟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是双手合练。双手分练时,左右手要按勾托弹奏要领,把各自的曲谱弹熟。一般地说,左手不如右手灵活,各手指独立性比右手各手指要差。这样,就需要弹奏者侧重练习左手,努力提高左手各手指的弹奏功能,让左右手的弹奏水平同步发展。如果基本功不够扎实,不能很好地掌握提弹,可以采用扎桩夹弹来练习,避免基本功出现偏差。扎桩夹弹时,需要注意扎桩指的过弦问题。另外,左手由于弹奏位置不同,很难进行扎桩,在练习时要考虑到这一点。
双手合练时,左右手的弹奏要密切配合,姿态动作要协调,弹奏力度要一致,要注意整体的演奏效果。
新筝上的双手勾托托勾,原理上与古筝上一致。但是,新筝上存在两个演奏区,所以情况比古筝要复杂很多。具体来说,双手勾托托勾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双手同区演奏,即双手都在一个演奏区内进行双手勾托托勾的弹奏,这与古筝上的双手勾托托勾基本一致;二是双手异区演奏,即双手分别在不同演奏区内进行弹奏,如左手在左演奏区,右手在右演奏区,进行双手勾托托勾的弹奏;三是双手跨区交替演奏,即进行双手勾托托勾时,存在一只甚至两只手的跨区弹奏。这三种情况虽然比较复杂,在技法应用的本质上仍然基本一致。
新筝双手勾托托勾的练习,除了前面讲过的要领之外,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双手同区和异区演奏的弦距变化问题。双手可以同区演奏也可以分区演奏,这时候就需要左右手对各自所在的演奏区弦距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能混淆,否则很容易错弦。经常会有单手在不同演奏区交替弹奏的情况,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不同演奏区的弦距问题,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
二是双手演奏时产生的遮挡问题。双手在同演奏区演奏时,有时候双手会遮挡视线,以至于看不见目的弦与弹奏指之间的相对位置。这时候就基本不能依靠眼睛来直接判断筝弦位置,而需要采用其他的手段来寻找目的弦。一般来说,成熟的演奏者更多的是靠感觉寻找正确的弦而非眼睛。这种感觉,就是对于筝弦在空间分布的记忆。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加强练习,强化记忆,尽快把握弦距的差异。此外,也可以利用对其他未被遮挡部分的观察做参照,找出目的弦的位置。举例来说,如6弦被遮挡,但5弦可以看到,那么就可以通过5弦的位置相应确定6弦位置。或者,通过观察未被完全遮挡的部分弦,进一步确定目的弦位置。这种方法相对不很实用,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依靠这种方法培养和强化对筝弦在空间分布的记忆。另外,多利用不同颜色的筝弦来辅助强化记忆,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是注意选择弹奏位置。在新筝上,通常的弹奏位置是在距离中置筝码5-10cm处,在高音区弹奏,就要适当靠近弦的中点,在低音区弹奏,就要适当靠近中置筝码。这样是为了使音色更加优美。另外,这样的弹奏位置相对比较科学,拨弦时弦因受力产生的变化等方面都会比较合理,尤其是在进行一些高难度技法或者是快速弹奏的时候,就可以体现出优势来。
双手勾托的练习,应分步进行,各种弹奏方法要兼顾。最开始时,对乐谱的熟练程度不够,可以先双手分练,将各自乐谱的大致规律找到。在对乐谱比较熟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是双手合练。新筝应该主要采用提弹法来进行练习。双手分练时,左右手要按勾托弹奏要领,把各自的曲谱弹熟。一般地说,左手不如右手灵活,各手指独立性比右手各手指要差。这样,就需要弹奏者侧重练习左手,努力提高左手各手指的弹奏功能,让左右手的弹奏水平同步发展。
双手勾托托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具有相当复杂性和难度的技法。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取得比较乐观的学习效果,就要做到避免在思想上过度紧张。建议在刚开始接触此技法练习时,尽可能将速度放慢,一个技术动作完成后,再来进行下一个。在最初应该以手形、动作方式、力度、节奏等要素为主,及时纠正错误,而不要贪图弹奏速度和学习进度。作为老师,应该细心纠正学生的各种错误,不能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教不严,师之惰。如果学生在基本功方面存在问题,首先就是老师的过错。学生也要配合老师的教学,不能一味追求进度。在教学实践中,很多不成功的例子都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过分要求老师“快教”有关。诚然,教学进度“快”,是一个教师水平高的体现。但是这必须是在基本功正确、扎实的基础之上的“快”。作为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快”与“慢”的辩证关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