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古筝勾托托勾过弦扶弦练习曲二
这首练习曲的难度有所增加,并且开始打破了勾托、托勾对称出现的惯例。事实上,在一般作品的演奏当中,很少有那种非常简单的、有规律的指法出现。在练习时要注意体会这种非对称弹奏的处理方式。
此曲最好在彻底完成前一首的基础上进行,这样会比较容易接受一些。
这首练习曲需要注意的要点问题有如下三个。
一、切分音的处理。第5、6、7等小节,出现了切分音。切分音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结构,它通过改变重音的出现规律,以求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如第5小节的第一拍,重音就在第二个2音上。在演奏时要充分体现出重音的效果。另外,在节奏上也要完全准确,确保每一个音的时值都是符合曲谱要求的。
二、附点音符的处理。此曲中附点音符出现频率较高,如第17、19、21等小节,均出现了附点音符。要正确奏出附点音符的效果,保证时值的准确。在弹奏这些小节时,要注意奏出弹跳性,而不能平铺直叙。
三、休止符的处理。此曲第33至47小节,出现了较多的休止符。这是为了培养练习者对节奏感的把握。在处理休止符时,一定要把握住休止符的节拍,给休止留出足够的时值。此曲中出现的休止符均为拍前休止,这对初学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议初学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此部分的练习,避免在节奏感的培养过程中出现失误。
曲谱 17.古筝勾托托勾过弦扶弦练习曲三
这首练习曲在速度上有了很明显的变化,基本以十六分音符为主。在过弦的幅度、出现频率等细节上,规律性也大大减弱。此曲要求演奏者在练习时注意音符的连贯性,乐句的顺畅性,节奏的一致性,左右手的配合要更加严密准确。在练习此曲之前,应该有前面两首《古筝勾托托勾过弦扶弦练习曲》做基础。业余爱好者如果练习起来确有困难,可以考虑跳过此曲的一些难点部分。
这首练习曲需要注意的要点问题有如下四个。
一、复杂节奏的处理问题。此曲不但速度较快,节奏也非常复杂。如第1、3小节的休止;第2、4、6、10等小节的附点音符等。这些复杂的节奏,对培养节奏感,锻炼视谱能力有着非同寻常的积极意义。但对于一些节奏感不够好,或者是基本功不够扎实的学生来说,这些复杂的节奏很难正确处理。一般的通用方法是,将谱子放慢一倍或者两倍练习,这样八分音符就变成了四分音符,处理起来就比较容易。当基本掌握节奏的特点之后,再提升速度。
二、疲劳问题。此曲的训练强度较大,在进行高强度训练的时候,也许会感到疲劳。实际上这是比较正常的反应,不必过分担心。疲劳的主要原因,是相关肌肉不够发达,不能满足弹奏运动的需要而造成的。一般在十几分钟的高强度训练之后,前臂的肌肉群就会开始有疲劳感。这时如果持续练习下去,疲劳感就会逐渐消退。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感到上臂甚至肩部都感到疲劳甚至酸痛,那就是与上臂肌肉紧张有关系,这时不应继续盲目练习,而是要仔细分析问题所在,尽快解决。初学者在刚开始高强度训练时,应在富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科学进行。
三、快速弹奏时手指的运动。手的动作幅度越小,速度越快。在进行弹奏时,臂部和腕部都要放松,主要依靠手指的动作。对手指灵活性的训练,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中指的动作应以第二关节为主,尽量控制掌指关节的活动幅度。整个手指在弹奏过程中一直成弧线状,避免将手指完全伸直,因为这样的动作是多余的,影响效率。拇指的动作应以小关节为主。一些初学者拇指的小关节活动能力非常差,往往小关节保持固定而利用拇指的掌指关节发力弹奏,这种方法在历史上曾是相当普遍的。但是,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拇指的弹奏能力,限制了拇指的反应速度。所以,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开发拇指小关节的活动能力。练习时力度不要过大,要控制手指的活动范围,避免手指在完成弹奏任务后弯成过大的角度。一些初学者在练习时,手指完成弹奏动作之后几乎呈握拳状,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训练几乎都会出现问题,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养成不良习惯。作为老师,一定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弹奏,防患于未然。
四、科学调动肌体参与演奏。在进行弹奏时,要尽量利用较小的关节活动,避免不必要的肌肉和关节参与,尤其需要防止上臂的大幅度摆动。“避免不必要的肌肉和关节参与”,虽然这看起来是很小的问题,但却有着比较深刻的意义。在以后将要接触到的技巧或者曲目学习中,高速度、大强度的弹奏技巧或者乐曲段落非常常见,在这些弹奏任务中,手臂各部分肌肉几乎都要参与进来,并根据弹奏任务的大小引发一定的疲劳。如果具备较好的控制肌肉的能力,就可以使某些肌肉在不必要紧张的时候相对较放松,起到轮流休息的作用,从而比较有效地延缓疲劳的发生。否则,无论什么技巧都要有几乎全部的肌肉紧张参与,那就根本不可能完成具有较大强度的弹奏任务。
曲谱 18.新筝右演奏区勾托过弦扶弦练习
此练习与古筝练习部分大同小异,可以在古筝的演奏经验指导下进行。在过弦时,要充分考虑到新筝右演奏区弦距较大的事实,注意保持正确的手形。在新筝右演奏区进行过弦,一般都要用到手臂的移动,要注意手臂、手腕、手指之间的配合问题。有古筝基础的练习者,练习重点仍然是适应弦距。
右手的熟练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要练习左手在新筝右演奏区的勾托过弦。
曲谱 19.新筝右演奏区托勾过弦扶弦练习
此练习比较简单,重点还是把握左右演奏区弦距的不同,克服由此带来的错弦、挂弦,以及弹奏质量不高等现象。在练习时还要适当考虑音色以及触弦点等问题。另外,也要注意弹奏过程中的放松。
右手练习结束后,左手也要同样进行此练习。
曲谱 20.新筝左演奏区勾托过弦扶弦练习
新筝左演奏区的弦距较小,过弦时比较容易碰触邻弦出现杂音。所以,在过弦时要注意适当提腕。演奏此曲时,提弹是比较好的选择。不过在提弹时一定要注意手的稳定。扶弦时,要注意选择扶弦位置。
右手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左手也要同样参与练习。在左手进行勾托弹奏时,右手要在右演奏区配合,进行扶弦的练习。右手扶弦是新筝上特有的技法,需要加以重视。右手扶弦的要领与左手扶弦一致。
曲谱 21.新筝左演奏区托勾过弦扶弦练习
此练习的重点在于继续适应较小弦距下的弹奏。要注意声音的饱满扎实,技法要点不要有遗漏。另外,还要注意拇指功能的进一步培养。另外,要注意中指的触弦角度。部分学生在接触到这一部分练习时,中指的触弦角度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声音的质量严重下降。要保证以假甲正面拨弦。
|